從寶明身上看到認真、看到不懈的人生/林泉利

  • 2003-06-19
那一天接獲寶明堂哥考取國防管理學院碩士班消息,除了驚訝之外,多一分感佩與分享,與他年齡相彷的我迄今進修,上進的心仍停滯於為生活而奔波,比較起來,確實有些「汗顏」,對寶明的上進與努力事實,值此有很多地區高中應屆畢業同學適值升學抉擇之際,已經正在大專院校就讀或畢業學子們,似乎可以做一個參考與借鏡::: 首先是軍校的前途一樣可以傲人、可以光明,寶明當年在不看好下提筆從戎,而政戰學校也被公認「升官」最慢的軍中學府,廿七年來的求學與服務,由基層排長到營輔導長,積累功勳、獎章無數,即使轉換教官「跑道」,從擔任是高中、高職、專校乃至今天師大主任教任教官的職務一樣表現傑出,特別是邇來所服務學校「十大優良教師」榮譽,更是最大「肯定」,在沒有「貴人」的提攜,一切都要靠自我的發憤用功下,完整的學經歷和腳踏實地的付出,或許成功就這樣「水到渠成」呀!換言之,如果此刻有年輕後進願意與寶明一樣「見賢思齊」、踵其賢步,何況現行國防大學已臻一般大學水平,當工作絕對保障時,高三畢業同學何妨考慮軍旅生涯一圓既報國又弘志之大夢,寶明可以,有為者亦若能、若是呀! 其次是生涯規劃中的多元學習可以豐富人生:寶明以前唸高中時尚看不出好學、勤於寫作習慣,一直到軍校畢業下部隊後,學然後知不足後的飽讀非軍事類的書籍,對於一個忙於「戎務」的軍官而言,頗為難得可貴,至今不忘買書充實書櫃、讀書涵養人生的勤於求知精神,已經讓家中小孩耳濡目染,大學子弟相繼「感召」。當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反映在寫作上,他得過軍中論文比賽優異成績,參加地區文學獎也有絕佳名次,至於散見在馬報上的新詩、古文導讀、一般散文篇篇都有值得閱讀的上上雋永之處。孰令致之,無他,多元學習而己。本次參與研究所考試,挑戰「企業管理」所,能夠一試及第,除了擁有平常廣泛汲取新知外,有計畫的「進修」或許也是成功的關鍵呀!因此在此奉勸四、五年級的地區中生代公教人員,寶明的孜孜不倦一償了軍務以外的寫作興趣,進修願望,值此工作穩定、子女教育無虞之際,何妨也來個「中年不留白」的讀書、再進修?何況學無止境呀! 最後筆者要說一句公道話,以往鄉親看旅居台北的同鄉大多以如何居位要津、晉封官爵,如何累積偌多財富、事業、如何取得博士學位、任教大專院校做為「功成名就」的衡量標準,而給予自己子弟的也不外乎此三項「肯定」典範,以致於大多數在台北默默努力的鄉親有怯於衣錦歸故里的自卑,有羞於啟齒的表示自己在台北上進的過程:::凡此種種,筆者以為這些都是偏差的遺憾。畢竟人上人要有一定條件與際遇,在台北打拚的馬祖人在先天條件不足下,只要真的很努力,個人認為都值得給予肯定,像寶明這樣的故事在異鄉可能不勝枚舉,但其間自我克苦奮鬥的上進表現,卻值得鄉親的後輩效法的,但盼做此推崇,雖然有「內舉不避親」之嫌,只是好的,該做為典範的,說什麼提筆美言也是應該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