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想使精力旺盛,並使生命更有意義,必須培養某些態度及行動的技巧。 確信你的身體無恙 當你感覺精疲力竭時,最聰明的辦法是找個你能信任的醫生,做個澈底的身體檢查。有的人即使已經經過權威大夫的詳細檢查,確定身體情況良好,仍堅持他身體的某部份有問題,大多是由於精神或情緒方面的因素而產生,極少是因為身體的疾病所引起。除了身體因素導致你缺乏精力外,你應該藉著創造事業或是保持對生活的熱忱來解決問題。 不要忽視身體的健康 適當的食物,充足的睡眠,相當的運動、呼吸等,對於維持健康身體,及發揮工作效率非常重要。尤其是呼吸,許多人藉著深呼吸運動,來改進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殷茁戴維(Indna De-vi)在她的《永遠年輕永遠健康》一書上寫著:「空氣對我們的血液而言,是最重要的營養劑,它能餵飽我們的細胞、組織、腺體及器官。我們的皮膚、骨骼、牙齒、頭髮及指甲的狀況,都受血液的決定。一切身體的活動(由消化到創造性思考)都受氧氣的供給來決定。然而我們對呼吸一點也不關心,從未對它真正注意過。你們中間有多少想到在早晨做幾個深呼吸呢?你們可曾想到這件事比吃早餐更重要嗎?食物能否充分的供給營養,處理工作全由氧氣擔任。」作者還舉了幾個簡單的呼吸運動,例如其一「立正,把雙手向上伸直,做個深深的吸氣,屏住呼吸,搖動雙手像風車般擺動,然後放下雙手,張開口,用力呼氣。」許多書都強調呼吸的深度及其重要性。呼吸運動應慢慢進行,起初如果嘗試太多次則頭會暈,這是正常的現象。但運動的持續性,比花在運動的時間更重要。記住「呼吸就是生命,不呼吸就會死亡」,如此持續行之,就會改進身體健康狀況。 有計畫性的生活是活力的來源 計畫能使活動完成而且不致緊張。有計畫的日子,有計畫的工作,能使生活有目標。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活動都是朝向目的;缺乏目標時,活動會受到挫折並且被擾亂。每一部分計畫的成功,會帶來成就感,並激起熱忱去做下一步。這種漸進的、滿足的活動是少不了計畫的。為何煩躁的人無法得到快樂?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確定的目標,從一個目標換到另一個目標,從一件事換到另一件事,一味地想找件事打發時間,卻未曾實實在在計畫去做一件事。 具有樂觀的心理 無望、悲觀使生活的態度趨向壞的一面。預期失敗、怨天尤人,這種想法耗費精力,使生活全無樂趣;然而積極的、創造性的、樂觀的想法,卻能激發精力以達成功。這並不是意味那些人無需努力就可成功,而是他們有成功的想法,並預見成功,因此產生旺盛的精力,幫助他們去行動,終於達到目的。打從心眼裡看見我們所要的,是使我們朝向成功的一大步。但除了心理預見外,某些行動,某些表徵性(戲劇性)的想像,也能加速朝向成功。那麼一個人如何發展這種表徵性的想像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譬如,某人一直逃避一件事,然而這件事卻常打擊他,使他沮喪,每當他想到這件事時,他立刻關起房門,站在屋裡,集中思想於自由情感上,然後走出門,同時對自己說:「我正走向自由,這道路已為我打通,路上毫無攔阻,我是自由的。」如此反覆地練習,這種打擊、沮喪的心情就會消失。另外有一個人,不想把事業上的憂慮帶到家庭生活中,每當他要離開辦公室時,撕下那天的日曆,撕成碎片丟到廢紙筒內,彷彿他這樣做,就丟掉一天的工作及憂慮。這種舉動能幫助一個人激發心理活力,增添生活情趣。因此我們想成功,必須採取行動,則我們將產生精力,熱心去實現它。 練習鬆弛自己 隨著生活節奏的緊湊,我們的周圍充滿噪音,還有教育、工業、職業、社會生活等競爭的壓力。傑克生博士(Dr•Edmud Jackson)在他的《你必須鬆弛》一書中談到:「所謂的肌肉鬆弛是指肌肉完全不收縮,不活動,對伸張沒有阻抗。當冗肉完全鬆弛時,神經完全不活動。就生理而言,身體任何部位的神經想要使之不緊張是很難的,若能做到這點,你就是完全鬆弛了。」若可能的話,最理想的是一天有數次幾分鐘的小睡,或平躺於地板上,或坐在椅子上做肌肉鬆弛,從腳趾往上到下顎、嘴部、眼部及額頭。這種過程首先是身體上所有肌肉都鬆弛時,嘗試想像自己正飄浮在雲上,想些愉快的、平和的事,幾分鐘後,你將會感覺到與以前大不相同。若白天有事不可能做,盡可能在晚上挪出時間練習肌肉鬆弛。這將是奇妙的解除憂慮的過程,但最重要的是它將使你察覺你的潛在精力來源,從那裡你可以掘取精力。我們不必要感覺疲倦與無能為力,身體與心理的鬆弛,配合行動與樂觀態度,能使我們品嘗到生活樂趣,並感覺精力充沛,我們不應忽視自己所擁有的這些財產。
活出快樂的生命/世詠(台南)
- 200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