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蕭王府廟進香團遊神州側記/博帥

  • 2003-06-26
 (續昨)東方明珠塔內的上海歷史博物館,是專門介紹上海近百年來發展史的史誌性博物館。通過珍貴的文物、文獻、檔案、圖片,以先進的影視和音響設備,形象生動地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館內陳列分國中之國的租界、舊上海市政建設和街景、近代城市經濟、近代文化、都市生活、政治風雲等六大部分,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刻變化。是一個形象生動的人文景點。 東方明珠塔下的國際遊船碼頭,有「浦江游覽」旅游項目,登上鄧小平同志當年南巡視察上海時乘坐的遊船,飽覽浦江兩岸美景,您將領略到「火樹銀花不夜城」的意境。國際遊船碼頭裡的「海鷗坊」,供應自助餐,您只需花費四十八元,就能無限暢飲美味和美景。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集觀光、會議、博覽、餐飲、購物、娛樂、住宿、廣播電視發射為一體,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上海城市的標誌性建築。目前,「東方明珠」年觀光人數和旅遊收入界各高塔次於法國的艾菲爾鐵塔而位居第二,從而擠身世界著名旅遊景點行列。 上海—外灘建築群 一百五十年前,當殖民者們踏上上海這塊陌生的土地時,就看中了黃浦江的這片江灘。於是,這條曾經是船夫與苦工踏出來的纖道。經過百餘年的建設,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徵。 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外灘建築群。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一千五百米。著名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平飯店、海關大樓、匯豐行大樓再現了昔日「遠東華爾街」的風采,這些建築雖不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然而它們的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不正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 上海—浦江游覽 登岸遙望黃浦江,兩岸景色盡入眼底。一邊是外灘巍峨佇立的建築群、高聳的人民英雄紀念塔、著名的外白渡橋和上海最早的公園----黃浦;一邊是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開發中的浦東新區、陸家嘴高樓群。雄偉的楊浦大橋和南浦大橋連接著浦江兩岸、大橋上左石兩面扇形斜拉索,像是巨大的琴弦在為奔騰不息的黃浦江伴邁向新世紀的進行曲。放眼望去,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小巨輪千姿百態,點綴著江面,十分壯觀。沿江行去,還可以看到繁忙的上海港國際客運站、鱗次比的碼頭、中國最大的鋼鐵廠----寶山鋼鐵總廠、吳淞古炮台遺址,以及長江入海口由綠色的海水、黃色的長江水和青灰色的黃浦江水構成的「三夾水」。三種水涇渭分明,互不融合,陽光下則更為明顯,實在是個奇觀。 上海—外灘行人觀光隧道 聯結浦西外灘與浦東陸家嘴兩個商商務旅遊區,浦西出入口與南京東路、北京東路外灘人行地道相連,浦東出入口位於濱江大道綠化帶內,分別通往「東方明珠」、遊船碼頭和陸家嘴路方向,外灘人行觀光隧道。遊人座上封閉式觀光車廂,在短短幾分鐘內完成以「穿越地球」為主題的高科技夢幻旅程,親眼目睹神秘星空和浩瀚海洋,在沸騰的岩漿中駛過地幔、地核,聆聽與景觀互動的磅礡音響。 七月十一日—蘇州 蘇州建城於公元前五百一十四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春秋時期,這裡是吳國的都城,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隋開皇九年(公元五百八十九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蘇州城建城早,規模大,變遷小,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 蘇州員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占有兩席(拙政園、留園)。「吳中第一名勝 虎丘,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積澱,成為遊客來蘇州旅遊的必遊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使古今遊客都要來楓橋,聞寒山寺的鐘聲。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蘇州—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婁門內東北街一百七十八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亭閣、浮翠閣等。 蘇州—寒山寺 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于六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寒山寺位於蘇州閶門外之楓橋鎮。 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鐘樓、楓江樓等。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口日本友人送來的銅鐘,它是一千九百零五年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的。此鐘一式共鑄兩口,一口在日本館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蘇州—虎丘 虎丘是蘇州城的標誌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原名海湧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春秋吳王闔閭破傷風去世,其子夫差葬父於虎丘。據說一隻白虎蹲距於墓上,從此虎丘之名不逕而走。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致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庄、萬景山庄、三笑姻緣枕頭石等。 晚上,在蘇州逛夜市,一條很長的夜市,比美饒河,勝過西門。兩旁現代又帶點古樸味的店舖,裡面陳設著各色各樣的商品,過往人煙稠密,舖戶繁雜,由於設計建築非常突出,用整齊、漂亮、壯觀來形容蘇州夜市建築設計的偉大。 七月十二日—杭州 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於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於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有著少女般的魅力,她不像雍容華貴的婦人,沒有凌人的富豪氣派;她不像名門淑女難於親近,像當年浣紗於清流的西施,清麗脫俗。她擁有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繫天下眾生。誰不想親臨這「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都,解開這繫在心頭的旅游情結? 有著二千二百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般,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冷印社、龍井、虎跑等最為著名。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 杭州----靈隱----飛來峰 到杭州旅遊,一看西湖,二看靈隱,靈隱位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可謂「不可不去」。靈隱寺此為杭州境內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寺院,為中國禪宗廟剎之一。 相傳一千六百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 靈隱寺天殿外有一冷泉亭,據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常在冷泉亭上飲宴賦詩。 靈隱一帶的山峰怪石嵯峨,風景絕異,印度僧人慧理稱:「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因此稱為「飛來峰」。 飛來峰是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蓋藝術瑰寶,可與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