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企業家的天份嗎?/柏靜

  • 2003-07-03
如能在各種不同行業中自立門戶,創樹建猷,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相信是大家共同的願望。但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其本身是既刺激又充滿挑戰的歷程。本質上,企業家是個不願受命於人的人,是冒險者,是先軀著,更是夢想者兼謀略家。所以有人說,企業家是個既能發掘機會、掌握機會並使事情進行的人。 你有企業家的天份嗎?這裡有十五個簡單問題和答案解析,可以幫你瞭解並評估一下自己具有多少企業家應有的潛力。 問題: 一、 你認為一般企業家他在家中的排行是: 1、 長子。2、老么。3、排行屬中。4、與排行無關。 二、 你認為企業家大多數為: 1、 男人。2、女人。3、兩者皆是。 三、 企業家多數為: 1、已婚者。2、尚單身。3、離婚。4、寡君。 四、 企業家一般都在何時才開始創立他自己的公司: 1、十多歲。2、二十多。3、三十多。4、四十多。5、五十多。 五、 一般人在何時即已顯現出他的商業才能? 1、十多歲。2、二十多。3、三十多。4、四十多。5、五十多。 六、通常企業家在他能夠從事第一樁重大的投資經營業務時,他的學歷都是: 1、受畢義務教育。2、高中畢業。3、大學畢業。4、碩士。5、博士。 七、企業家創業的主要動機是為: 1、 賺錢。2、成名。3、不願受雇於他人。4、剩餘精力的發洩。 八、企業家高度的自我意識和強烈成就慾望,通常是導源於其與何人之關係: 1、妻子。2、母親。3、父親。4、兒子。 九、企業家都是: 1、由始至終僅從事一種行業。2、很快地能獲得經營上的樂趣。3、不斷地嘗試新行業。4、以上皆非。 十、要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你必須要有充裕過人的: 1、金錢。2、苦幹精神。3、創意。4、運氣。 十一、通常企業家和出資者都能: 1、 融洽相處。2、成為摯友。3、互為忠誠伙伴。4、時有衝突或磨擦。 十二、成功的企業家當他面臨重大的經營抉擇時,通常都是尋求何者的意見: 1、公司內部經營群。2、外界管理專家。3、財務資料。4、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十三、企業家通常也是最佳的: 1、經營者。2、投資者。3、謀策家。4、行動者。 十四、企業家應是: 1、大冒險者(喜冒大風險的人),2、適度冒險者(冒合乎實際風險的人),3、小冒險家(僅冒小風險),4、無關於此。 十五、經營企業唯一必要而且充份的條件是: 1、金錢,2、顧客,3、商品,4、創意。 答案解析: 一、大多數企業家的出身都是家中的長子,這個答案無可置疑。許多不同的實際調查研究,均贊同企業家都是具有強烈成就慾望的人;而根據其他性質的研究報告,也發現家庭中的長子,通常都有較高的成就慾望,所以企業家泰半出自家中的長子。一項精確的統計顯示,至少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企業家,是出自家中的長子;或許仍有許多人不能相信此點,但多項不同的統計資料卻都是所見略同。 二、企業家大都是男人。幾乎每個人都能答對這題。大家都知道,僅有少數婦女能由一無所有而創立永久的事業,經營事業是男人的最後根據地。縱使女人能在事業上頗有進展,甚或爬上經營事業的上層管理位置,但是除了少數較乏競爭或本質上較適合女性經營的行業外,女性仍甚少能步入企業家的行列。 三、企業家大都是已婚者。這是較受爭論的問題。這方面的資料不確定而且變化大,解釋上也就有所不同。在一項三百位成功企業家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都是已婚者。所以上述的結論不足為奇。而且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有位賢內助,她能用愛使丈夫無後顧之憂,讓先生因工作上的壓力和不安得到恢復和平衡。但是九十年代的來臨,女企業家的大量增加,或將使問題的答案因此有所改變。 四、一般都在三十歲左右開始創業。近三十年來資料顯示情況已略有改變。六十年代的早期和中期,一般人的創業大致是在三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但六十年代晚期到七十年代的早期,一般人的創業期已變成三十到三十五歲之間,過去三十年來創業年齡已漸降低。根據調查及個人經驗,歐美社會自幼即訓練自立自主之習慣,一般人受畢基礎教育,即開始在社會工作,從工作中學習技能和經驗,待自身認為有追求更多高深的學識之興趣及必要時,再入大學或研究所研修專業知識。這種學用合一的現實觀點,不但能切合實際,且能使每個人更早在社會上獲致非凡的成就,或年歲甚小即能擔負重職大任,此點足堪國人借鏡,毋須再為擠大學窄門而受苦受難戕害身心。 五、一般人的商業才能大致在他十幾歲時即已見其端倪。商業潛能在一生中顯露得甚早。根據經驗,甚多企業家自小即已開始作些小生意,像收買錢幣或郵票之類。而大致在高中或大學時,即已把他的經營才能發揮到極致。像送報、家教、賣熱門音樂或舞會入場券,粉刷房子,兜售清潔劑、成衣及日用品等等。一項調查結果證實,至少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企業家確曾如此。所以商業才能自幼即已展現。再經努力終能日漸發展成為成功的企業家。 六、如今一般人真開始他第一樁較大的企業投資時,他的學歷在國外是碩士,國內則以學士居多。這點尚有爭議,很少人同意這個調查結果。五十年代出生的企業家,多數高中都沒畢業,遑論大專畢業。但目前調查結果,不管是企業管理或專業技術,大都是學士或碩士的學歷,而大多數的商業人士都是大專畢業。由於企業家時有潛在的旺盛企圖心,使他們對自己所受的教育更形重視,所以在追求學歷的階段都能堅持到底直到取得學位,不過想獲取博士學位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七、企業家自我創業的最主要促因乃因他不願為他人工作。這個回答幾乎無人反對。企業家就是那些不喜受命為人工作的人;他是天生的獨立者,具有高度的自由精神;聽命他人對他乃是一大難事。他極力想從事自己的事業。所有企業家重要的通性,是他們似乎非要自己當老闆不可。 八、企業家高度的自我意識及對成就的迫切需要,其動機乃淵源於他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大多數人都選此答案,而不管經驗或資料均能證明此言不假。父親被認為是成功企業家之潛力及激勵的主要來源,即使企業家已三十出頭而他父親或許早已退休,其情況依然如此。父親的稱許或讚賞乃是企業家潛力之基石,這正也說明了為何許多企業家都是來自父親是自己家族公司的老闆的家庭。 九、企業家通常易由原先的事業轉移到新的事業。僅有少數的企業家由企業主轉化為純粹的經理人員,多數的人在經營遭受困難時都寧願把原有的事業(公司)出售求現,再另創新猷,或由此行轉入他行;他們都不願竭力維持經營下去,亦即都想捲土重來,再由創業階段開始另一新的事業。 十、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有相當的運氣。大家都知道,僅有金錢並不能使企業經營成功;光靠賣力工作也很少能在艱難複雜的商場上步入成功之途;良好的創意也僅能使成功的機會加大而已;有了運氣就是不同,較多的運氣就能彌補你其他所有的缺陷,終致成功。在對所有成功企業家作長期的研究觀摩,所有人都承認他們確是運氣不錯,更認為早期的運氣好壞,對他們有著更深的影響。 十一、企業家常易與出資者起衝突。在許多傳述成功企業家的歷史中,企業家及出資者均能和衷共濟,終至步上美好的歸程。但經實地研究結果,這種結局是特例而非通則。大約有十分之九都在維持相互關係中失敗。每家企業的結餘有限,均有待第二次或第三次的增資。而在此階段,企業家與出資者之間的關係乃由熱誠轉趨緊張。 十二、一般成功的企業家在面臨重大的管理抉擇時,通常都向外界的管理專家尋求意見。這個答案頗有壓倒性。對成功的企業公司調查結果得知:每個企業家在某段期間都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決策顧問。企業家甚少仰賴公司內部人員的意見來作重大決策,因為首先即顧慮到員工可能別有用心或為自己打算。外界資金提供者更少有置喙之地,因他們都太保守,他們的答覆通常都是:「不可。」 有些企業家接受外界的專家或其他行業的企業家意見,或聘請教授及其他成功企業人士為顧問。 十三、企業家都是最佳的行動者。當然,企業家絕非差勁的經營者,因為他能利用人而成功地達到任務。但通常他們對授權較有困難,其中最大的原因乃在他們都是具有特殊能力的行動者。企業家通常都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作得最好,卻都未能善用他的資本。善於發明新技術及開發新市場者,卻在金錢管理及財務投資上有所欠缺。 十四、企業家都是適度的冒險家。這點與一般人的信念相反。企業家並非大冒險者,他們只是合乎實際的冒險者。他們設定實際可行的目標,他們只願冒那些他所能冒的風險,而且,這些風險都要經過周密計算過的。企業家對失敗所能引起的後果和影響,有著極大的警覺性。 十五、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其必要而且充份的要件是顧客。 任何企業都是開始於訂單,而訂單來自顧客的需要和購買。所有的企業活動都是以顧客為中心而循環不已。事實起源於有人想買東西,所以企業家起始於一個顧客,事業肇始於一張訂單。 以上是經過調查及研究企業家特質的結果。其中不乏你已深知或經歷的事實及經驗,亦有一個成功企業家應有的眼光、觀念及作法,或許有些更與你想像的情況相反,但上述的結論都是有事實的統計資料為佐證,所謂事實勝於雄辯,現在就看看你自己的成績吧!如果你能答對十一題以上,你算(可望)是個成功的企業家。答對十題或十一題則是標準的企業人士;九題或十題則是具有希望的企業者,答對八到九題則為具有潛力的企業家,答對七題以下者,最好領別人薪水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