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花木蘭

  • 2003-08-0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喜歡這幾句愁意濃厚的詩詞,能將清明祭祖的過客們哀傷的心境表達的淋灕盡致……也是意味著清明四月是充滿著細雨綿綿,哀傷愁人的季節,無奈今年的春雨是特別的少,連哀傷的情緒也隨著季節淡薄了許多,若非母親電話提醒,該給祖先及父親燒個香,說個知心話,祭拜一下,可能在忙碌的工商時代中,又輕忽的度過了,想到這是中國人祭祖傳承下來慎終追遠的習俗可以如此漫不經心度過嗎? 記得:曾經淚流滿面跪在父親床前,親口答應爸爸,要信誓旦旦維護這個家庭,照顧年邁母親,更不會忘記父親的恩情,言猶在耳的諾言,卻是在生活中淡忘了,心中便有些難過有些自責……當父親處於瀰留狀態時,即使全家人圍在身旁,他仍是睜著雙眼,似有一大堆言語要交代,卻不知如何啟口時,那慌張眼神不時的打轉著,身旁母親焦急的拉著喉嚨糾纏著心情,抓著爸爸的手唸道:老頭子……您還有什麼沒交代好……快告訴我,我們一起幫你解決,不要仍是一副捨不下的表情啊……我會難過的!祇見躺在病床的父親,二邊淚水不知覺流下……,身旁的我忍著悲傷頻頻擦拭淚水,告訴父親:「爸:您想要說什麼?我全都明白,您放心割捨……一切快樂的走吧!我會好好照顧媽媽的,更不會離開你身邊的……也許心中所吶喊的話,父親是聽到了,緩緩的閉上雙眼,再也沒有睜開過……如今想到這一聲聲的「保證」至今言猶在耳,豈能因工作忙碌而有所淡忘呀!然而生活中仍不時的頂撞母親的善意,不耐母親的嘮叨 ……無形中也傷害母親的關愛,直到事後才能體會到竟是如此的無禮。 記得父親病重時,有幾次半夜很困難很吃力的爬起來,跪在觀音大士神像前懺悔,今生曾經犯的錯,希望能祈求大士的原諒,甚至盼望,子女們如有罪過,也由他承擔,有多餘的福份,留與孩子們享用,每每提到這段事蹟,母親不禁傷心難過,更是不捨父親就這樣孤獨的走向另一個世界,想到兒孫、子女們平安的生活,不也是父親疼惜子女們所換取得來的福報呀! 墳前點燃一柱清香,雲煙裊繞隨風搖擺,是多感傷的呀,讚嘆……天下父母,疼惜子女心情是一樣的,記得琦君一本書有提到,為兒女們的,有多少次踩著父母心頭上而不知覺,迄今才明白踩在心頭上的痛苦是多少次?傷及父母心坎又是多少次……如今即使有再多的責備及抱歉也換不回曾失去的時間吧。 惟有藉著清明祭祖,敘述心中想法,陪伴在旁,讓地下有知的父親能明白,即使光陰無情,歲月催老,為人子女的心意是不變的,在這清明四月中能與過往的親人敘家常,也是一種福氣啊,中國人最重要也莫過於此,時時緬懷先人的事蹟及慎終追遠的祭拜,是不可忘本的習俗,不是嗎,雖然不可避免,是多了幾分憂愁及傷感,在祭拜過程中不也能求得幾許的安慰及疪佑,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