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 在大專院校服務十多年,對學校的行政事務運作也非常了解,如果您有機會問學生,校園裡有那些教職員工令你印象深刻,學生的回答有百分之九十五是學務處(以前叫訓導處)的職員,然後,又以管制(不是核准請假者)請假的職員為最令人印象深刻(負面印象);其實,管制學生請假只是學務處對學生請假事務的一項統計而已,但是,負責統計請假的職員過於「墨守成規」,以至於忽略了他們工作的本質是「為學生服務」,而不是在造成學生的困擾!當事者為了突顯他職務的重要性,可能不知不覺地的陷入迷失;相對於學生而言,他們反而認為管制學生請假的職員是不需要存在的,因為大專院校的學生應該都知道自律。 近年來,一些國立大學正朝向設計學生網路請假系統,經過實驗後發覺執行的狀況非常良好,學生的反應也是正面的,這些例子說明了當控制無法變通(譬如,事假一定要事前請等),或控制的標準不合理時(請病假一定要驗證健保卡),可能發生的情形。職員(部屬)經常忽略了組織的整體目標,有時非但組織無法掌握控制,控制反而駕馭了組織目標。 因為任何一個控制系統都有其缺陷,所以當某些個人或組織團體想要只藉著控制的方法達到目標時,問題就發生了;結果是其達成組織目標的機能發生障礙,通常這種機能障礙是因為對於績效的評估不夠完善所致,如果控制系統「重視過程甚於重視結果」,人們就會把他們的時間花在「如何使過程看起來比較好看」。 人們為了避免受限於控制系統而遭領導(決策)者譴責,就會在受控制的期間,想盡辦法來影響消息管道,使資訊對自己有利,雖然實際上表現的並沒有那麼好,職員(部屬)們會在評量方面動手腳,讓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很好。證據顯示,控制方面資料的竄改並不是罕見的現象,被竄改的可能性取決於那件事的重要程度,譬如,組職嚴謹的重要活動,比較可能使人有獎賞方面的差異時,職員(部屬)就趨向於在表現記錄上動手腳,並隱瞞不好的記錄, 最後,控制系統的好壞,取決於控制系統的彈性與僵硬,僵硬的控制系統會造成比原來控制系統本身所要解決的問題來得更嚴重的後果,作為現代的領導(決策)者,不可不深思之。(完)
淺談「控制」的機制/陳寶明 (台北)
- 200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