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需要錢,儘管世人都欣羨詩仙李白這首:「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灑脫生活。不過大部份人毋寧更相信古時警語: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有錢能使鬼推磨;貧賤夫妻百事哀::::之類的事實。「蘇秦」錢財散盡的時候遭到奚落;「張儀」因為貧窮而被疑為盜賊;「韓信」落魄潦倒的時候,靠洗衣婦人救助,被無賴少年欺辱;「范仲淹」貧無立錐,遭到五台和尚羞辱等等,這些名人大將年少時一貧如洗的遭遇,在在說明了「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是,錢能幫我們做許多事,但無法幫我們完成所有的事;倘若一味追求財富,將使我們變得卑賤、腐敗、墮落。摘錄三則故事,供朋友們酌參。 有一個既貪婪又吝嗇、惡名昭彰的百萬富翁,由於左眼不小心弄瞎了,便花錢請人裝了一隻幾可亂真的眼睛,平常人根本看不出那一隻只「義眼」。有一天,這個大富翁巧逢幽默作家馬克吐溫,便問他:「大作家,你猜得出我的那個眼睛是假的嗎?」馬克吐溫毫不遲疑指著他的左眼:「這個是假的。」大富翁十分驚訝,便好奇地問他:「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馬克吐溫笑著說:「因為,你全身上下充滿著銅臭味,只有這顆眼睛還有一點點慈悲的影子。」 唐朝文學家柳宗元所著的「柳河東集」裡有一個笑話,諷刺吝嗇鬼要錢不要命的態度。有一個人生性吝嗇,平日一文不拔。他的父親比他更糟糕,簡直視金錢勝過自己的性命。有一天,他的父親不小心失足掉進河裡,眼看就快淹死了。這個人急得在岸邊僱船要救父親,他對船主說:「請你幫幫忙,快駕船去救我父親,我給你十兩銀子。」但是,船主見他父子二人,日常待人刻薄,一毛不拔之吝嗇行徑,於是趁機敲竹槓,開口要二十兩銀子,於是兩人為了船價在岸邊起了爭執。父親在河中聽見兩人討價還價,顧不得自己就快淹死了,大聲告訴兒子:「兒子啊,你千萬要堅守底價,如果船主一定要二十兩,你絕對不能僱,這二十兩實在太貴了!」等他兒子勉強同意船主折中辦法十五兩時,船主正欲搖櫓出發,然而,河面上早已消失這位父親的蹤跡了。 家喻戶曉的日本劍客「宮本武藏」有非常優越的金錢觀念,他從來不浪費一毛錢,只要有了多餘的錢,就立刻儲蓄起來。據說,他的住屋橫樑上掛了許多錢袋,需要用錢的時候,才用竹桿將錢袋取下來;有錢的時候,又將錢放入袋中存起來。「宮本武藏」活躍的那個時代,正是日本人視金錢如糞土,厭棄汲汲經營錢財的時代,也是武士特別注重身段與名譽的時代,他能夠超越世俗的想法,體認金錢的價值,實在難能可貴。宮本武藏的金錢觀念,成形於前半生的流浪生涯,艱困的漂泊生涯,使他深切體認到「無錢寸步難行。」他說:「我要遊歷全國山川名勝,走訪各地劍客,如果錢財不夠,就會捉襟見肘,哪裡也去不成,因此,我必須儲蓄::::。」 朋友,上述三則故事,相信銓釋「錢財」真正的價值意義。只要我們不要像前述那位富翁渾身散發著銅臭味毫無慈悲之心;以及那對父子貪婪、吝嗇地要錢不要命的生性::::。其實,「金錢」是現代社會生活中,最犀利的武器,只要取之有道,用之得當,就會在人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許多人故意裝出對錢不屑一顧,以示自己高風亮節。其實,愈有這種傾向的人,愈曝露出自己是一位器量狹小的人。因此,不論歷代賢者都勸人:「要珍惜金錢,但不要貪財,貪財是可怕的,要是你貪財,一定會變成金錢的奴隸。」同時我們更要瞭解,所謂節儉,並不是刻薄、吝嗇,也不是將自己變成一毛不拔的守財奴,而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朋友:我們應該深切體會「金錢」的價值,取決於你如何運用,懂得運用財富,財富就會變成生命的福祉;不懂得運用,財富就成了禍根啊!
金錢的價值,取決於你如何運用!/丘吉幹
- 200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