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國獎券、六合彩、樂透彩、四星彩,以上的彩券,均屬於賭博,為想起賭卜事,憶起數十年前,老前輩常說,賭卜之害,勸世文中曾有一句諺語:「哪見賭錢興起家計,哪見賭卜添置田園,贏來輸去是骰家好,勸君莫賭就是贏錢。」老前輩又說,諸賭卜中害人最慘,「就是壓花會」筆者由這一句話,把壓花會所見所聞,寫了一些怎奈才學粗陋,而且壓花會內容複雜,抓不到重點,故只有想到哪,就寫到哪。 花會三十六名與三十七名爭論 筆者憶起在七十年代,榕人張立中先生,創刊發行的「羅星塔月刊」連續兩三期為花會傳三十六名與三十七名,有兩組人爭論不休,筆者為此寫了一篇「免爭論」一詞,內容即說三十六名是對的,而三十七名也沒錯,花會人名中確實只有三十六名,因被賭徒改為壓注用,以觀世音為首,編排上行二十名,下行十七名合計三十七名,故證實花會三十七名。筆者在八—九歲時,就能說唱三十七字花會傳評話序頭,是時默寫一篇評話序頭,含「免爭論」寄給羅星塔月刊社,為雙方解惑,本次仍將評話序頭默寫一份附上。 再說「觀音會」俗稱「花會傳」據傳聞是舊時代,朝野、君臣、士農工商,以觀世音為首,計三十七名,編成一本史書,後被好賭之徒,改為賭具,供人壓注,叫做花名傳,但其中說詞繁多(先將三十七名臚列一張)茲並將所知內容說明一下,花會名單分為上下兩行,上行是「一觀、二林、六陳、六張、三李、兩鄭」,下行是「十七雜姓」必須橫列,不能直寫,其中另有涵義,例如今天要選某名字來壓注,這一名就算是正名,而正名當中尚有「邊」、「解」又有「上衝」、「下墜」,「邊」就是左右兩邊,「解」就是副名。「解」字因事隔多年,早已忘記,不能列出歉甚,上衝就是正名上端的名字,下墜就是正名下方的名字,再舉一個實例對照,如上行正名陳逢春,右邊是陳攀桂,左邊是陳人生,下墜是趙天申。下行正名如朱光明,右邊是宋正順,左邊是黃坤山,上衝就是張九官,再加一個「解」字的姓名,假使在夢中得了一個名字,以正常壓注就要壓五個名字,其中所得的正字(即正名)在五名中,正名應加數倍壓注,因為花會用種方法壓注,故以花會名單不解直排。 花會計三十七名,每日只開一個名字,壓中者一文錢,就賠你二十九文,含原本一文就是三十,故有一句諺語:「花會真正值,一文錢賠三十,贏時亂花用,輪時去做賊」,據筆者目擊與耳聞,花會頭與壓注者,結果雙方都是百分之八十輸家,此話怎說「雙輸」本次文中另有說明。 古人有云:嫖、賭、飲、鴉片、拳頭、伬、(飲)字本不屬壞事,在此段中是指酗酒之人,醉時失去理智,惹事生非,甚至災禍臨身。上述六種若太過耆好,下場就要考慮。「賭」字屬於第二,而花會戕害不少人,若沉迷不悟,輸至傾家蕩產,慘遭妻離子散,致家破人亡等情(後有詳述) 以上不成文,寫了一部份壓花會的由來,內容知不多,讀者一定認為筆者也是一個賭鬼,筆者先向讀者,說一聲「非」也,筆者出生在海島「東引」,十五歲那年還在私塾念書,當時海島不識字人極多,常常替人代寫花會名(巴)字是有的。再言筆者第一對壓花會並無興趣,第二庭訓極嚴,而且該花會場不到三個月就結束離去,故我一個銅片也沒壓過。唯在此段壓花會時間,目擊與耳聞不少奇奇怪怪壓花會趣聞瑣事極多。 就在十五歲那年夏末秋初從大陸長樂,來了一批,約七、八人,東引也有三—四人合計十餘人,組成一個賭場,就是「花會場」,那批人就是俗稱「花會頭」其中推選二人為該場正副主管,(即正主巴與副主巴)這當然是智商高、賭技超群者出任。正副主巴主持賭場一切,及調配所屬工作。每日由他執掌巴字到場開啟,當日與壓注者清理賭資後,回來再結算本月盈虧而登賬,後再研商翌日,正、副巴字,放於盒內按置神前,到明天若無發生意外事故,就以此字開出。有的怕內神通外鬼,正副巴擬選好的字,等待開巴前半小時才放盒內。 續說「花會盒」此盒子,是用上等木材製成,若似以前火柴盒略大些(福州話叫自來火盒),在出外場開巴前,主巴者必須再焚香、問聖茭杯,今日是否開此字,倘允許主巴就將正副兩個盒子放于案前,把用白色紙寫好花會姓名放盒內,右手持正巴,左手提副巴.放于衣服口袋內出場,如主巴出外場時途中,遇見不祥物與聽到不吉利的話,甚至腳步不順,俗稱「腳錯踢」今日就以副巴開出,這就由主巴者決定。 茲再說「花會館」就是設在筆者附近,該館內供奉的神祗,是那批人由大陸家鄉帶來最顯靈祌聖,再加東引島所有神祇,晝夜香火不斷,祭品連續,每半月就有一次殺豬或宰羊酬謝,祈求諸事順利每日贏錢。 花會每日只開一次,大約在上午十點至十一點這段時間,開花會名字,俗稱「開巴」但「巴」字是何意義,迄今筆者仍不知,此是前人流傳下來,而「巴場」就是花會交易輸贏場所,此場所設在筆者宅後空地(曠場),每日先行打掃乾淨,舖上「敷札」敷札是用竹片編織而成,寬約八至九尺,長約十六至七尺,不用時滾成圓筒放于家內,用時攤開,「以前此敷札多用于莊稼,晒稻穀、大小麥、蕃薯米,馬祖人用此晒蝦皮」敷札攤開之後,再舖兩領大草蓆,花會頭約七、八人環坐在草蓆上,這叫做坐「巴」,主巴者就取出巴盒,放在中央,主巴者彎腰伸手拿得到的地方,放下之後不得移動,更不能調換,草蓆中間堆滿壓注巴包,每包內都是當時通用錢幣,如番錢(即銀元)衡仔(銀角)銅幣(銅片)每包內寫花會名字,外寫壓注人姓名,海島人多數不識字,筆者每日都有代人寫巴字,而且有人送我一本花會傳,此書專為壓注者閱覽,其中夢解最多,如夢見何等人物,如飛禽、走獸、蟲蟻等,它就能為你,形容花會中幻似名字,並能為你釋各種疑問,此書就是欺騙賭痴賭迷,花會傳三十七名,有次序橫列,就是這本書默記出來,以上所寫都是親歷其景,目擊其事,有小部份耳聞,至東引花會館結束不久,那本花會傳也不知到那裡去。
壓花會瑣碎的記憶/文/陳瑞琛(東引)
- 200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