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涼世態話人情 芹壁 陳文輝

  • 2003-10-11
公孫弘起家徒步,為丞相,故人高賀從之。弘食以脫粟飯,覆以布被。賀怨曰:「何用故人富貴為?脫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慚。賀告人曰:「公孫弘內服貂蟬,外衣麻枲;內廚五鼎,外膳一肴;豈可以示天下。」於是朝廷疑其矯焉。弘嘆曰:「寧逢惡賓,無逢故人。」::::晉、葛洪【西京雜記】 譯文: 公孫弘出生平民,後來做到宰相的高位,老友高賀一直跟隨者他。但是公孫弘身為宰相後,給高賀吃的是糙米飯,蓋的是布棉被。高賀於是抱怨說:「老朋友富貴了又有什麼用?糙米飯與布棉被,我自己都有。」聽到這話,公孫弘大感慚愧。高賀又告知他人說:「公孫弘內穿華貴的衣料,外面罩上粗布;家裡私底下飲宴豐盛,面對外人時用餐只有一道菜;身為宰相豈可用這樣行為,來做天下的表率呢?」慢慢地,朝廷就懷疑起公孫弘的為人矯情了。於是公孫弘感嘆說:「我寧願碰到不好伺候的惡客人,也不希望遇見像高賀這樣的老朋友。」 評述: 自古以來,朋友即在五倫之列,因其無需血緣相關,故縱屬異族,只要相契,便成莫逆,【論語、顏淵】篇中載子夏語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其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本故事中的兩人,既屬老友,一者貴而忘舊,刻薄寡恩,另者為挾怨報復,殊失厚道,都違背了「朋友之道」,應各打五十大板為是。所以擇友宜慎,同樣出現【論語】中,便有「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之謂,這在今日的社會中,尤其對少不更事的年青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本故事有二個重要問題,一是、大凡人之相處,原以不忮、不求、不怨、不瞋為總則,唯其不忮不求,始得無怨無瞋,高賀之流,未及語此。二是、為人不可矯作過份,身為丞相的公孫弘,「內服貂蟬,外衣麻枲;內廚五鼎,外膳一肴」,標準的表裡不一,欺舉世若白痴,如此人物,怎可當國而以示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