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山川秀美,風光綺麗,最著名的有『吳航十二景』。其中一景就在漳港鎮龍峰村,叫做『龍角含煙』。 何謂龍角含煙?原來龍峰境內有座龍角峰,山高突出雲表,峰石直刺青天,山巔有石門、洞天、龍角石、試劍石、仙棋枰、仙人跡、擎天柱等享不盡的美景。更因此峰毗連煙波浩瀚的東海,無論春夏秋冬,峰上總是郁郁含煙,猶如天降祥瑞、紫氣東來,遊人穿山觀景,足下似騰雲駕霧,仿佛登臨仙境蓬萊。大家知道,古人最理想的追求就是當神仙,這種飄然欲仙的神妙意境難以言表,因此『龍角含煙』真叫錦上添花。為了助你遊興,再與你說個龍角峰的傳說---劍 劈 龍 角。 話說龍峰村,古名犀村〈棲檔土話〉。相傳龍角峰上,早年本沒有龍角石,也不叫龍角峰。後來因為有一對白龍夫妻,到此曲澗碧水之中潛居,生下三個兒子,長大後一個居六平山白龍潭,一個居柯林山白龍潭,都在長樂境內,另一個不知居長樂何地?傳說清雍正六年六月初四,長樂上空出現白龍飛翔,多人見其鱗甲,就是這隻白龍。 按古人之說,龍有四大家族:黃、青、黑、白。黃龍高貴,青龍精明,黑龍凶頑,白龍和善。因此當皇帝的稱為黃龍。可是黃龍若無精明的青龍輔佐,江山就坐不穩。這黑龍與白龍,都屬普通之龍。不過,白龍因為有自知之明,凡事與世無爭,因此它不住大海裡,只在深山密林碧水之中隱居,以求長生,故白龍壽命最長。可是黑龍就不一樣,因為性情暴躁,本性凶頑,對無甚本事的黃龍有皇帝命不服氣,因此常常埋怨天道不公,動不動就發脾氣。這黑龍又叫烏龍,一發脾氣就不得了,不是狂風暴雨,就是巨浪海嘯,故古人對烏龍無好感,所以閩江水至南台島分道後,那波濤險惡的北線水,前人稱它『烏龍江』 。 且說這對白龍夫妻,因為孩子長大,也都成家立業,見這龍角峰山奇水秀,也就不想再到別處,只求平平安安,在此曲澗碧潭之中,頤養天年。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此時,東海上卻有一隻黑龍,不知自哪聽到漳江旁有座龍角峰,景致十分奇妙,就從海底翻個筋斗,來到龍角峰看風光。可是上了龍角峰,黑龍卻看不出山的好處,走過石門,穿過洞天,摸摸擎天柱,碰碰仙人跡,走到仙棋枰旁,走馬觀花轉了一圈,就覺得沒什麼看頭了,也就打算回家。 孰料黑龍轉過身去,正要回走,卻見那試劍石下,許多涓涓細流從石竊溢出,聚于岩前一個深潭之中,漫過亂石,流向今龍角峰寺前,自懸岩奔瀉而下,形成一道壯觀的瀑布。誰都知道,水是龍的生命,也是山的靈魂,那烏龍眼一亮,說道『好水!』一躍跳入深潭,就洗起澡來。俗話說,樹欲靜風不止,就在烏龍入水之時,白龍夫妻住的龍府,卻被它發現了,這一隻烏龍是個貪婪的傢伙,見那龍府十分清雅幽靜,便想占下當個別墅,閑時帶個『小妞』什麼的,到此消遣消遣,於是毫不掩飾地對白龍夫妻說:『老頭,長樂到處有清溪,可居的龍潭多得很,你就到別處找個地方住,將此深潭讓給我。』 烏龍說話就像吃餅,白龍夫妻哪肯相讓?當即反馭道:『自古天下地方,有先得後不得規矩,我們夫妻在此住了二千餘年,誰都沒有趕我們走,怎么你一到,就要趕我們,是何道理?』 烏龍聽了那把白龍之言當成話?便說:『這龍的世界,啥叫理?我看拳頭就是理,你若不聽,我把你倆打死丟到海裡餵魚蝦,這地方照樣是我的,因此勸你識時務為俊傑,快快搬走,免得我動手。』 白龍夫妻因為年老,子女不在身邊,見烏龍一臉殺氣,認為與它爭論於事無補,『砰』的一聲,乾脆把府門關緊,任你烏龍叫罵,只是不出。這下烏龍火了,打個噴嚏,就捲起狂風暴雨,打算下個七七四十九天,要把這對白龍夫妻悶死洞中。 一瞬間,暴雨已經下了四十六天,那烏龍在峰上計算,再要三天,你白龍夫婦一死,這龍府就是我的了。可是這四十六天狂風暴雨,卻讓漳江一帶的老百姓吃盡了苦頭,不要說漁民無法出海捕魚,種地的農夫也無法耕種,許多人家連燒火的柴草都沒有,真是叫苦連天。 然而就在這天傍晚,誰也想不到,天空卻忽然晴朗起來,現出晚霞。難道是烏龍不想下雨了?當然不是。原來這日,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要過東海,上玉虛宮見太上老君,此時過漳江,那烏龍眼疾,被它見到了。烏龍知道太乙真人厲害,打死龍王三太子的就是他的徒弟哪吒,若是讓太乙真人碰上,哪會有命?因此搶先一步逃回東海,天就晴了。 卻說太乙真人見漳江一帶一片汪洋,知道是烏龍作怪,殘害生靈,焉會袖手旁觀?可太乙真人有急事在身,耽擱不得,正在進退兩難,卻見峰上有四位年輕人,名叫蔡永、林結、黃金、楊蘭,原來是異姓結拜兄弟,因連日暴雨,家中無柴燒,此時見天空晴朗,上山砍柴來。也是合當烏龍要倒霉,那太乙真人就把四個年輕人叫來,將自己的身份與那烏龍作怪,要下七七四十九天狂風暴雨,困死白龍夫婦,占其龍府的事,都與四人說了。說完拿出一把專斬孽龍的混元寶劍,對年輕人說:『此劍雖然長不過尺把,使用起來自見玄中奧妙。』 說著手一舉,將劍指向身前一塊岩石,只見一道寒光射出,那岩石頓時便被削去三分之一,後來這塊岩石就叫『試劍石』。 再說年輕人接過混元寶劍,太乙真人交代『如此這般』,便駕起一朵白雲,消失在天際了。那烏龍見太乙真人走了,又有恃無恐飛上峰來興雲布雨。可是這下烏龍怎麼也想不到,此時一道寒光正向它襲來,烏龍說聲『不好』,頭上一只角已被劈下,栽在峰上。原來年輕人劍法參差,本要把烏龍斬斷,卻只劈下一只龍角。後來不知過了多少年,這龍角就變成了龍角石,也就有了龍角峰山名。
尋訪龍角峰/劍劈龍角/半山人
- 200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