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干涉/泛泛

  • 2003-10-22
 銀珍與同伴在學校遊戲時,不慎摔傷手臂,弄得皮破血流,大夥緊急送到醫院處理傷口:::幸無大礙,然而慌張又耽憂的母親,焦急地又不時地打電話瞭解狀況,並不停抱怨學校防護及安全措施設備未盡理想,因為女兒的受傷加上母親不停的泣訴,也引起全校師生對宋銀珍不得不另眼相看,當然銀珍覺得難過,沒面子不免對母親作法有些微詞:::當事情結束時,母親看到手臂受到包紮及打石膏的寶貝女兒,不禁上前擁抱,哪知女兒氣沖沖的推開母親:「媽!你鬧夠沒?我不過是受一點皮肉擦傷,有必要鬧到學校追根究底嗎?妳這樣做,不是為我好,是令我很難堪:::妳太多的關心卻是傷害到我呀! 母親聽到女兒指責,心中有些不懂:::不解?」言道:「孩子,我是心疼妳受傷才有如此舉動,難道對妳關心也錯了嗎?」:::常碰諸如此類情形,也許兒女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及立場當面臨一些問題時,會用自己的想法處理事情,排解問題對於父母過多的關心並不認為有所幫助,太多的呵護,並不是一種幸福而是干擾哦!身為長輩也許祇希望多一些關心,多一些責任感,才能感受到子女們的真情所在。 曾想到某書中這麼敘述:適度關心會讓人感受到幸福甜蜜,但無微不至的呵護,會剝奪個人的成長及奮鬥本能:::仔細想想,目前「e」世代的人們不就是有著「呵護備至」的照顧,因為如此,倘若遇到挫折及問題時,會失去許多處理問題的機制,這不也是間接傷害他們是吧,記得瞧見過友人送大姊一盆昂貴的花卉,偏偏她對植物認知是IQ零蛋:::以為植物不能晒太陽不能吹風,並灌輸大量維他命:::那盆漂亮花卉在大姊細心照顧下枯萎而死:::所謂愛之適足以害之矣!也許過度保護並非是幫助呀! 母親曾對於我(自以為是)這位女兒管教兒女論點,並不苟同,她僅是淡淡言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凡事不可有過度干涉及想法,年輕人有著不同的見解,即使生活上受到一些刺激,及不同的磨練,也會有很好收穫,不要過度保護及關心,那會讓他(她)們在生中失去很多東西的! 的確如此,曾經也嫌棄過雙親的手干涉太多,曾經也是有著不服的叛逆時期,直到家人用理性角度尊重我的抉擇及處理事情的方針,才明白親人的愛如同柔軟的蠶絲,牽絆你,卻不控制你,讓妳深深感受蠶絲柔線般的情誼散佈在四周,時時在關心你每個生活的重點吧!所以生活中不論是人情、事故、工作,不要認為替孩子們決定一切及伸手幫助便是讓他感受親人所謂的「關心」吧! 有本書如此描述目前新世紀的青少年比想像中堅強,所受的教育比父母高深,身為家長即使有心替孩子們做最好的規劃及工作,即使做得再好再完美也非他自己的人生路途:::或許給孩子們信心一些鼓勵,讓他(她)們嚐試一下外面的世界,也許能碰上如願的工作,相信自己的能力做最好最快樂的人生規劃吧想想,走自己不後悔的路,過自己想要過的人生是否比家人硬性規定強制干涉來的愉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