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馬中 黑毛

  • 2003-10-26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回到我的故鄉陪陪外公、外婆。我的印象中,他們總在天未亮便下田忙碌去,這時的我仍沉醉在睡夢裡。 種田對農家而言,是責無旁貸的天職。「田」產是農人們賴以維生的支柱,一年四季不得停歇。不論豔陽高照,或寒風刺骨,甚至狂風暴雨的颱風天,依舊風雨無阻的照常下田,手腳長滿了厚胝,肌膚為太陽曬得烏黑:::。 由於農夫們的不辭辛勞,我們得以吃到香噴噴的米飯和一株株新鮮的蔬菜,讓我們獲取足夠的營養與健康,這些都是血汗下的產物。 我想農人們在種田的過程中也習得了奉獻的精神吧!而我們這些只知獲益不知的付出的人是否也要有一塊心田來耕種,藉以從中體悟一些事理呢? 我們的這塊心田,不應該任其荒蕪。要像農人一樣勤快的耕耘,因為智慧要累積成結晶並非一朝一夕即可造成。心田,隨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步一腳印的累積成為對我們有益的知識,更別忽略必須勤替心田澆水,這樣作物才能愈長愈茁壯,「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身是菩提樹, 心為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千萬別讓心如行屍走肉一樣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正因為行屍走肉,代表我們有空洞,讓外物有機會乘虛而入。 時時勤耕耘自己,不但能外顯氣質,就連內在也更加有信心和勇氣。古人不已早有明言:「腹有詩書氣自華,人到無求品自高」。 有朝一日,我們的心不會再有空洞的無助感,因為不時勤快的耕耘自己的心田,填平了令人無助的空洞而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