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十一月十七日馬祖通訊有關所稱調查報導評論「芹壁聚落」之事,身為芹壁之一員,對所有關心芹壁人與事的熱心人士,當然都應該表達肯定與感激。畢竟「芹壁」現在它不但是北竿的指標,也是馬祖觀光的致命吸引力。 它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共同來維護,保持它的「古早味」,增強它的賣點,進而帶動全馬祖觀光願景,相信這是我們所有有理性、有情感、有抱負的馬祖鄉親共同而一致的心願。但筆者總感到納悶的是:經常在馬祖通訊發表評論「芹壁聚落」之先進,其到底對芹壁的動、靜態瞭解多少?是道聽塗說?是順口開河?是人云亦云?有真正去深入探究嗎? 就以規劃興建廟下平台及門樓為例(註:係門樓而非牌樓),勿庸置疑,芹壁人當然比別人更關心芹壁事,所以我們除在馬祖成立「連江縣北竿鄉芹壁社區發展協會」外,在台灣也組成「中華民國保存連江縣北竿鄉芹壁村聚落協進會」,並報經內政部核准有案,兩地相輔相成。馬祖方面負責資訊的傳達及計畫之執行,台灣方面負責凝聚旅台芹壁鄉親之向心及決策之形成。 我們經常集會探討「芹壁」之願景,並均有專家參與,大家對芹壁家鄉都有「聚落活化」的共識,也就是說利用固有文化資產、結合地方特色、充實觀光內容。 是以「平台及門樓案」,我們係本嚴謹而負責任之態度建議規劃與建,主要用意係因原廟前水泥鋪成延伸突出之平台,非常突兀,不中不古(各位看倌您不覺得嗎?),並破壞整個「天后宮廟宇」之壯觀,故規劃將原平台縮小,削平突兀部分,重新利用廟下方從陳學俊房子邊沿至陳 菜地向外填平(平台下方還可以利用設計成為文物館,多重功能,何以不宜?)不但可增加儀典、活動、休憩空間之利用,也可增添天后宮之靈氣與莊嚴、巍峨。 另「門樓」係從舊廁所處,配合平台向上延伸,全部用石材設計建築,與原貌完全契合,從馬路向上瞻仰,對芹壁整個聚落景觀,有「畫龍點睛」之功效,必能吸引更多觀光人氣。絕非報導所說景觀走樣,馬祖通訊所引用之圖例,是完全錯誤的(正確之圖例,有興趣者可向縣府工務局調閱),而全案亦係循正常程序提案、送村公所、報鄉公所、轉縣政府評估許可,沒有所謂悄悄進行,外界即下論斷,未免失之偏頗。 再說,今天芹壁有知名度,與芹壁共存之「天后宮」,也是其主要宣傳價值,它表徵著先民辛勤墾殖的歷史,帶動全民心靈祥和,與文化傳承。大概大家都不會否認,不管從前或現在,不管博士或文盲,不管科學或天文,雖能大聲敢言與宗教絕對脫鉤?與宗教說清楚講明白? 舉個簡單小故事: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有一天在研究室裡,當著學生面對,手拿著一隻試管,問:「各位同學,你們知道這裡面是什麼嗎?」玻璃管裡裝著透明的液體,大家都猜不出是什麼。這時這位物理學家說:「這是一位學生母親,剛才向我訴說她的傷心事時,所流下來的眼淚。」學生聽了正覺納悶,他卻以很嚴肅的態度說:「諸君是研究科學的學生,分析眼淚成份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其中包含的是水分和一點鹽分,可是這位母親所流下來的眼淚,果然只是如你們所分析的水分和鹽分而已嗎?不是的,母親的眼淚除了水分和鹽分之外,還有珍貴的愛心包含其中,這是科學絕無法分析出來的。」美麗的花,本身並沒有要我們注意它的意思,只因為看它的人感受到美麗罷了,所以端賴一個人的感受如何,所謂「信則真」,此即稱之為「唯心造」,故凡事不能武斷概論之。 筆者非常不理解,為什麼始終有少數人,似乎對我們芹壁天后宮「鐵甲元帥」神明有某種莫名之症候群,常言道:「敬神如神在、不敬也不怪」,馬祖各鄉、村有各不同的神明信仰,這也是地方文化特色,大家各自自由崇拜你心中之神明,何必要「住味生心」,挑明而加諸一些諸如:藉神下旨要脅、扛乩施壓、靠神威來蠱惑民眾、受神明擺佈(十一月十七日作者儂所言)::::等等五四三的話,茲不知該不該是有智慧的媒體人或文化人所應言者,您們不覺得太「歪哥」了嗎? 「芹壁聚落」,可以說是天上掉下來給馬祖人的禮物,套一句北竿鄉紳王世才先生曾說的話:北竿今天能發展觀光看頭,唯靠「芹壁聚落」賣點,芹壁好、北竿會更好、馬祖會更好,這是生命共同體,因此,經營芹壁是全馬祖人的責任。謹此誠懇的呼籲,要珍惜我們共同的資產,歡迎大家能理性的、同理心的提出創意的點子、建設、美化性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不是妒生暗鬼,未深入問題狀況,即斷章取義、以訛傳訛、情緒化之字眼,都將會傷害、汙衊到芹壁人及熱心支持芹壁建設的人,如是也就去失公理與是非了,況且亂扣帽子,無的放矢,是要受法律檢驗的。我們是絕對不願樂見,願與共勉之。藉此一端,澄清事實並表達個人的看法,倘有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先進多指教。 編註:該文已傳閱馬祖通訊,經電覆並未對芹壁規畫興建門樓作不當報導,同時尊重芹壁住民不同的看法。
芹壁人、芹壁事、芹壁情/文/陳文輝
- 200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