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憂鬱的黑洞/張惠雲

  • 2003-12-06
 在心靈的宇宙裡有個浩瀚無比的銀河,這個空間像似人類的思想,無限遼闊沒有盡頭,但這個宇宙在某些人的心裡就像是一座大型的黑洞它的存在彷彿似訴說被忽視的無奈,那坐黑洞讓人一踏入便身陷其中密閉的空間充滿著無助的恐懼,洞裡的黑暗是心底的夢靨,在耳旁恍若似有著死沉的跫音,在黑洞裡是另外一個相異世界,沒有陽光的竄入沒有晴朗的天際,只剩我。在黑暗的世界裡不求打擾、不要傷害、一人獨享、一人擁有,這一切是最安全的舒適感,或許曾想過黑洞外那明亮的朝陽,但人心的莫測卻令人望之怯步,人心的黑暗說不定比黑洞裡的幽暗還要詭異。 在近代社會快速的變遷之下,憂鬱症似乎已成現代人容易罹患的文明病,從生物學的的觀點來看或許是基因某個方面出了紕漏,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或許是大環境所帶來的壓力造成心理的病變,大環境所給予種種的影響都有可能促成憂鬱的形成,現代社會中有太多不可預知的原因隱藏在身邊的各種角落,或許一個眼神都有可能造成憂鬱的情緒出現也不一定。 不久前某個問卷調查台北市的國小學童的自殺傾向,大約有四成五的學生都曾想過自殺的念頭,這是個多令人震驚的數字,跟全台灣各個縣市相較台北市依然是居冠,其中包括學業、家庭、人際 、 壓力等,大家都說現在的小孩比起以前真是幸福了許多,聽完這些數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不全然是吧! 科技的發達、社會的進步、競爭力的提升似乎讓現代的小孩提早成熟了,純真的童年似乎變短了許多,童稚的笑靨彷彿換成了老練的言語,是好還是壞呢!沒有明確的解答吧!但從皮亞傑的心理發展來看多少有些關聯,自殺事件裡或許歸為好幾類但除去其他因素,在自殺的圓餅圖來看因憂鬱症走上絕路的就佔有四到六成,又是一項驚人的數據。 負面情緒一來或許有千萬的自殺的理由,但身旁的人能即時伸出援手,是否又能減少一樁自殺的悲劇慘生,有心理學家做過調查全台有四成的人罹患憂鬱症,換成約略的數字大約兩百多萬的人有此症,看到這些數字才真正明瞭現代人的壓力原來是不可言喻的嚇人,憂鬱症的定義和燥鬱症、精神官能症是不同的病因也是相異的定義,不可混為一談。 有時看似正常活潑的人說不定也有憂鬱症的傾向,俗語說的好: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心底的憂鬱徵兆或許不會表現在面容上,但從行為動作裡始終有跡可尋,這一切只望一旁的明眼人提早發覺。 有人說人生如戲,起起浮浮有時高潮迭起有時冷冷清清,像是個無法預期的結果,但所有的戲碼卻不會因一人所設定,也並不是所有的一切都照著完美這兩個字所進行著,在這齣劇碼中不會只用一個固定的道具和固定的場景,就算是固定的演員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在這不戲裡你只能先當個演員,有了深厚的功力才坐的上導演的位置,拍攝結束你希望你的作品是個怎樣地呈現,是只播一場的三流電影還是一部精緻的大片。假如失敗了或許對一個人打擊很大,但只要有機會出現為什麼不把握可以發揮的呢!假如將剩下的時間拍成值得期待的短片不也是為自己做個完美的結束,你說是嗎? 雨後的天空是多變的,有時是晴朗的天空帶著繽紛的彩虹,有時是厚重的烏雲遮蔽著湛藍的天際,很多的未知世人無法預測,放寬心後無論哪種氣候都沒差,心情好不就天天都是大晴天了,反正有什麼事是大不了的,有問題的出現就一定會有正確解答的產生,有難題自然也有解決的方法,這就是不變的定理,想不通不妨尋找答案,在不行直接問人不也是最好的方法嗎!肯求教是進步先決條件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