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人生的潤滑劑!/丘吉幹

  • 2003-12-16
 無論是哪一種幽默,即使差異很大,它們都有著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旨趣必須由內而外地發出,從人的顯意識和潛意識中產生。就幽默的展現而言,輕鬆滑稽,逗人開懷的詼諧話語,那可以說是幽默;才智機敏,妙語如珠的解惑語言、解疑的機智,也是一種幽默。 就幽默而言,「幽自己一默」的自嘲,那可以說是幽默;「幽別人一默」的調侃,也可以說是幽默。就幽默所製造的效果而言,讓人露出會心的微笑,那是幽默;讓人忍不住哄堂大笑,那也是幽默;就幽默的境界而言,寓意風雅、耐人尋味的風趣,可以說是幽默;氣度恢宏,率直超脫的豁達也可以說是幽默。莎士比亞就曾說:「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結晶。」 幽默可以帶來快樂,使人從痛苦的經驗和情緒中掙脫出來,是一種生理和精神活動。英國著名哲學家索利曾經這樣談幽默:「人類語言中,幾乎沒有一個詞彙,比這個人人都熟悉的詞更難下定義了。」因此,我們應該瞭解到,幽默是個開放的和通俗化的語言概念,幽默的方式可以說是「無限」的。它的關鍵因素在於是否具有「趣味性」,只要能產生有趣的效果,任何有聲的和無聲的,任何有形和無形的舉動、言語、思維、氣氛都可以成為幽默的媒介,傳遞幽默的訊息符號,從而成為幽默的表達方式和存在方式。 什麼力量是幽默的真正源泉和內容呢?我們可以進一步說,有趣與好笑,主要更取決於行為主體的情感、好惡、文化素養……等等。蘇聯美學家賓斯基曾言:「幽默可以採取任何形式,以適應任何的時代思潮及其歷史性格。」關於這點,從當代中外各國中的各種幽默雕塑、幽默工藝、小說、趣聞,尤以近半世紀來對政治人物的調侃趣聞……等等的流行,就可以得到證明。它從人的顯在意識和潛在意識中產生,因為它是人的情緒、情感、意識、個性,還有價值判斷合乎邏輯的表露。正因為如此,它總是生動地表現出各種各樣心智和心力,成為一種能為人們所能感知和把握的個性心理與社會心理。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所謂幽默只是較高級的玩笑話,它不一定要使人捧腹大笑,只要能使別人莞爾一笑,便已達到基本功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有三種類型的幽默:哲理性、詼諧性和嘲諷性幽默。「哲理性幽默」,包括那些靈機一動的閃光和火花,信手拈來的雋詞佳句,耐人尋味的諧趣珍聞,令人回味無窮。「詼諧性幽默」,大多出現在性格的幽默中,表現方式是大智若愚的「拙巧」,這類幽默往往三言兩語,卻能收到讓人拍案叫絕的效果。「嘲諷性幽默」,是最常 見的幽默之一,它是以溫和而寬厚的態度,對假、醜、惡的人或為,作出輕微的揶揄和批評,有時雖然荒誕不經,卻能發人深省作用。 很多學者都認為,幽默是在社會生活的基礎上而產生,它不是飄浮在空中的幻影;幽默的存在,表現人們多方面的社會功利需要,包括懲惡除暴,調解糾紛,溝通內心世界,這使幽默自然地要和諷刺、嘲笑、揭露與調侃聯繫在一起。但是更重要的是,「幽默」可以減弱批評的針鋒相對,透過誘導式的意會,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幽默不能離開群體的娛樂性而單獨存在,它本身就是具有社會性的,它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產生,是人們在進行社會活動時的智慧之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向別人表達想法、看法,也需要各種不同的幽默力量來打開局面,構成聯繫彼此的「心靈網路」。因為幽默的群體性和娛樂性是十分明顯的,如果忽略了這一點,一味地強調「惟我獨尊」的想法,全然不顧在場人的表情反應,這種幽默便不能被群體所苟同了。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諷刺他人需要經過理智的考慮,因為「尖刻」的幽默很容易趨於殘忍,使人受到傷害、產生焦慮。譏諷、攻擊、責怪他人的幽默,雖能引人發笑,卻常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使自己本來融洽的人際關係,因此產生隔閡。 總之,幽默既不同於一般的嘲笑、譏諷,也不是似笑非笑,更不是輕挑造作地油嘴滑舌。幽默是「修養」的體現,與中傷是截然不同的,它是群體人際中的潤滑劑,更是人生和諧安樂的潤滑劑;而「中傷」則是人際中的殺手。朋友:真正好的幽默,是情感真實的自然流露,是嚴肅和趣味的平衡,當我們慷慨地對人分享幽默樂趣時,別忘了也要懂得珍惜幽默。因為,幽默絕不是任何一個人的特權,而是社會的「精神財富」和人們「快樂泉源」的寶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