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會服務志工 馬祖離島是多麼偏遠的地方,任誰也沒想過要到這裡來。當初會選擇收容所警衛替代役工作,是基於以前在台灣也是擔任社會志工,盡自己最大的愛心去努力服務人群;因為,我從小成長的處所是在雲林縣私立信義育幼院,接觸過許許多多處境比我更可憐、更需要關懷、愛護的人;他們總是躲在角落哭泣,社會伸出的援手太少,也只能靠我們這群默默付出的志工,帶給一絲溫暖(飽)。 馬祖也有類似社會服務的單位—紅十字會。她是一個慈善服務團體,身為紅十字會的一份子,自己承受加諸本身的責任與義務來推動良心事業,哪怕力量如此單薄、有限;但是,他們深信藉著社會無限的資源來推動紅十字運動,創造祥和的社會,是他們挑戰的目標。臺灣雲嘉地區不是也有一個造橋鋪路的慈善團體—嘉邑行善團,有異典同工之妙。 貳、 替代役信念裡的愛心 替代役四大信念是什麼?就是「愛心、服務、責任、紀律」。我有滿腔熱血,迫不及待要將愛心灑向社會的每一角落,服務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哪怕瀕臨淘汰、被人遺棄的孤兒;我的責任如同佛家的大愛、無私、無我,散佈給亟待救援的人或家庭,我曾試著問自己,我有沒有能力做到?因此,我決定服替代役,而且要到遠方去實現我的理想。大陸人民處理中心裡的對象,他(她)們也需要精神支援與人道救助;但是,我知道大陸有船來接的時候,他們才能回去;不過,在這裡收容等待的日子,多麼需要關愛與支持。 我們社會需要的是和諧,如何讓愛點燃光明,照亮陰暗?每天上警衛勤務時,我總是替他們祈禱,早日回故鄉。聽這裡的學長講,以前大陸來接的機率很少,有時在馬祖一待,就是好幾年;有時那邊查不到他們在大陸的身分、住址,又要等好久才能走。自從今年我到這裡來,看到好幾批大陸同胞被接回去,每次看他們快樂的樣子,當天,我的心情特別好。 參、嘻笑怒罵隨風飄 我是第十九梯次的替代役,今年五月底入營,後來在警專受訓,七月底結訓後便到基隆港搭臺馬輪直接來馬祖靖廬報到;到了馬祖,一下船,踏上這塊自己志願服勤的單位,雖心裡有點感傷,但內心也充滿著溫暖。因為,這裡的阿嫂們滿照顧我,還有警察學長及第十七梯、十八梯的替代役同事。 我本身有很重的近視眼,又喜歡看自己喜歡看的書,有時上班偷看電視,沒事偶而抽根菸;我是一個性情中人,有些人愛捉弄我,跟我開開玩笑,我也喜歡找人聊聊天,從沒忘記我是社會志工;其實,我的人生觀與個人的出身,只有我自己的內心深處才能解釋。我不是沒有個性,只是我比任何人多了一份執著,因為,我是志工。 肆、 結語: 永遠沒有人會告訴我,社會服務的工作何時停止?也不可能有人會動搖我的愛心,我要繼續自己選擇的路。因為,失蹤多年的二姐,我聯絡上了;我的愛心,終於得到福報。
替代役在馬祖/龐瑞佑
- 200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