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讓的範圍/白雲悠悠
- 2004-02-13
每個人對於氣憤都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有人先出口氣,先將滿腹的怨氣吐出,不吐不快,有人卻是秉持著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小不忍則亂大謀,各有好處,只不過很多時候後者的方法比較有報復的後勁力,前者有時比較容易壞了好事,做個眼光深遠的人或許需要如此,但日復一日常常如此,最後反而變成等待屠宰的小羊,這就不就作眼光深遠,叫做「懦弱」。
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磨練,小不忍則亂大謀—是忍耐,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判斷,忍無可忍無須在忍—是行動。一環扣著一環,將事情的程度依輕微可分這幾階級,假使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還遲躕不前,那不是忍耐的範圍,是懦弱。
許多吃悶虧的人總是認為,吃虧就是佔便宜,但心中不快的情緒卻依然蔓延著,該如何宣洩?是該轉移到他人的身上,還是默默承受,是該置之不理還是自認為心胸寬大足以容納,是該繼續做個被欺負的小可憐還是反抗?
有時忍讓只會讓對方變本加厲,不知你這人的限度,最後脾氣變成火山,一發不可收拾,任何情況都脫離不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後果。
有時心胸寬大只能說他具有無比的雅量,但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無止盡的吸收負面的情緒,做個有遠見的人,總比做個凡自認為心胸寬大的人來的,只要是任何攸關自身的決定和情緒絕不呆呆佇立著做個被動的操控者。
有人說沒有公平的起跑線,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定點聽著槍聲響起,雖然起跑點不同但終點卻是同一個,有人可以奮起直追,有人卻直接放棄,因為差距太多不如在此停下,然而跑在前者的人總是先具有優勢,但卻沒珍惜。後方的人又不是注定永遠不及優勢者,為何不超越?在這比賽中為何要讓前面的人不停的叫囂,忍著當墊底的名次,明明可以超越卻放棄了,就是因為害怕出鋒頭,造成樹大招風,所以看著忍讓的範圍越劃越開。
「不關己事漠不關心」,應該是現代許多人的生活準則,當他人已無法當你的屏障時你是繼續如此,還是起身出頭,該忍則忍但卻不需太過氾濫,就算是海都有個寬度,何況是人呢!低頭有時是化解紛爭的好方法,但要分辨是該讓還是該怒,是該隱忍不發還是適時說出,就算大肚能容,容天容地還是無法容下那日月星辰,不要模糊了那忍讓的範圍,凡事最好適可而止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