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們說話的權利 /無言

  • 2004-03-20
或許因為小孩子在父母面前都沒有說話的餘地,只要是一個命令一個眼神,所以的心聲都必須暗藏在心中,完全沒有發跡的現象,當父母完全的為孩子決定全部的生活時,可曾問過當事人的心情,好像只要是父母說的話就像聖旨般不可褻瀆,要完全的聽令於那不符合感覺的條規,對於叛逆的小孩或許早就誤入歧途,但對於一般想改變現狀又無力改變的小孩,好像也只能走上聽從這條路,其餘的想法似乎都不可考察。
 或許小孩是需要教育的,這句話是沒錯,但受過知識教育的我們,有能力分是非,有想法知道如何規劃,但現在的父母似乎都不知足,沒主見、太順從、太軟落被數落為「草莓族」,然而有意見、有想法、堅持自我卻被稱為是「桀驁不馴、難以制服」,是該堅強自主還是被永遠的呵護備極,不需自立,這一切都是父母在想在做的。
 為什麼會有草莓族的名詞也是父母養成的,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會生成什麼樣的人格,這是不容抹滅的事實,然而現在的我們有旺盛的求知慾去求取新的知識,卻讓古板的父母所壓制,多學一項樂器被稱為是浪費時間,對於還有萬般接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腐敗思想,做學生的我們是該哭還是該笑。
 現在的社會注重的是你有多少能力,而不是你啃過多少的書,你擁有多少的舊想法,或許父母所經過的歷練絕對比年輕一輩的人還要多,但環境不同了!不是有多少歷練就可以決定多少事,有時候聽聽我們說話應該是最主要的重點,是否可以將自主權還給我們。
 或許你有你考量的原因,但我們的意見不就是最大癥結,很多時候一昧的聽令不代表需要被全操控,說的好聽點是不想讓父母擔心,說的難聽點是以你們為意見,不代表我們就是沒有大腦的動物。
 或許你們有你們的考量,你們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因為如此反而少的自主的能力,自主的機會,是否喪失了個人的思想,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決定的意念,當我們學會決定時,同時也會清楚負責的定義,假使一直沒有如此學習和抒發自己意見的機會,想必該是獨立時卻會像沒擔當的阿斗般,一輩子都扶不起。
 放眼望去哪個成名的人不是從小都有獨立和自主的機會,哪個人沒有屬於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意在於和父母討論和分享,並不是一說出就必須被全盤推翻,一點解釋都沒有,然而每當一說出就必須被打回票,最後親子會只剩關係破裂的結局。
 我知道父母都有著自己的一套哲思,但有時你們的那套想法並不適合放在我們的身上,一再的屈服並不是最好的結果,我只能說: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知道我做的並不是沒意義,我知道你們所說的十惡不赦,我並不想走你們所規劃好的道路,我的人生是該由我自己去創造,我自己去設計,我自己去著色,而不是你們的操盤。
 有時不要只顧著自己的那套刻板的想法,用你們的目光來看待新事物,地球每天都在轉,每天都在變,是否該靜下心來聽聽我們的話,我們是單獨的個體並不是一個玩偶,我們是該有機會學習自主、決定和負責,是該讓我們有說話的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