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日昨劉縣長「壯志未酬」的馬報社論,或許執筆撰稿的當事人曾經與劉君交情匪淺,其中推崇的悼慰可以體會,但只要認識劉前縣長的馬祖鄉親,乃至台北朋友,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好」、是他待人無話可說。他的勇於任事,大概只能用「鞠躬盡瘁」形容,只是此番「死而後已」,能不為之噓唏?
經社論後,傳來筆者同學秋貴的哀悼立群縣長大作,通篇以「寬懷」與「包容」做他和劉縣長多年來亦敵亦友的相知相惜的回首。或許秋貴同學的哀悼、懺悔有些遲來的「惋惜」,但也充分表現出劉前縣長待人寬厚之了不起氣度,放眼當今政壇,在人格氣度,大概有其類似風格者不多,用「痛失英才」、「天不假年」只是代表大多數人的普世生榮死哀的敬輓,但透過曾經是代表明顯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包括筆者在內,此刻發出第一時間的感言,相信劉前縣長的一生可以告慰了,因為劉君已做了別的政治人物所不能達到的言行風範。
往者已矣,典型仍在,走了一個只問付出、不計毀譽,不論處境,只盼建樹的好好同鄉。忝為同村學弟的筆者只能藉馬報說一聲「劉縣長您讓人好懷念,安息吧」。
鞠躬盡瘁在馬,死而不已永懷/林泉利 新店
- 200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