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劉小倩

  • 2004-04-22
 遠望著,阿水伯親生兒子,阿根常不時的對年邁的雙親大聲斥責,無禮對待時,看在鄰居的我們總是有些不忍然而對外面的朋友卻是百般招待,禮貌有加的根仔,給人感想卻是百思不解,有時忍不住會與根仔聊二句,勸勸他「百善孝為先:::」然而根仔卻無所謂由口袋中抽出一根縐縐的菸捲,並將它慢慢扯平,點燃了菸頭,輕輕的吸一口,也順嘴輕描淡寫吐露一句「父母生他、養他是他們的責任,從小就不讓他學這學那,讓他養成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地步一點也不耽心他的未來,所以當他長大成人,富裕的家境開始衰敗:::如今沒有一技在身,更吃不了苦頭,因此將恨意轉嫁父母身上是理所當然:::」聽完阿根的抱怨,自己也不知該說什麼!畢竟我不是當事人,但,也許天下父母心疼愛子女的情都是一樣的,然而有些父母會過分的保護,反而讓兒女們喪失了競爭力,或許有朝一日,面對逆境時,會無法去克服及面對吧!
 印象中林根旺便是如此,阿水伯、阿水嬸,年過半百膝下無半子,在南部擁有數不盡財富及千畝田地!在諸多好友協助下,總算尋覓偏方而懷根旺一子,根旺的出生曾讓林氏家族大肆慶祝席開千桌!寶貝兒子在父母及阿嬤疼愛下,養成了驕縱奢華的氣息,整日的美食是不停的更新,衣服非名牌不穿,生氣時可以肆無忌憚罵任何人,當然在背後中一切不合理及違法事,皆由父母用錢擺平一切根仔就這樣幸福無慮的成長,然而林家企業,因其他股東看不慣老板的財大氣粗的模樣,便紛紛投效他人,也帶走了許多財富,漸漸的阿水伯的財富被人逐步吞噬了:::,如今阿嬤過世了,家道中途,唯一倖存是這間祖厝:::現在的根仔,除了向父母要錢買酒喝之外,也實無其他方法可施:::
 看到了這幕劇情:::卻有說不出的難過,因為沒錢所以連帶父母的生活是痛苦的,然而對待朋友卻又是一副必恭必敬的面容,難道根仔不曾想過,父母也是疼愛他,不忍心見他受傷害,才不讓他學習其他技術,或許他(她)們出發點,未必是對的,然而疼愛子女的心,是不曾減過一分啊,難道傷害到最親近的人便能發洩一切不愉快的情緒?解決任何問題嗎?或許阿水嬸唯一做錯便是過份溺愛呀:::
 猛然間,似又有同樣的感受:::,想到有這麼一些話敘述「往往,我們對自己最親愛的家人,是很少付出關心及重視的,在人群間可以盡情誇耀朋友,欣賞對方的美,但面對親人態度是吝於將肯定及讚美的行動對家人付出,」所以僅僅簡單的言詞,也未必期望親友參予,不也是有著雷同的作法,不禁有些絲絲的難過呀!原來自己也是摻著根仔影子而走:::
 曾經也是為了某些「理不直,氣不正」的歪理與父親在爭執過中,有許多強烈口角衝突,常常因為某種似是而非的理念爭得父女倆險些反目成仇,當父親染病在身時,也再不願意爭一些無謂的事端,在病床上微弱的回答:孩子啊:::沒什麼好爭辯的!妳認為對,那就對吧!人生在世,能計較一切嗎?再怎麼爭?能爭贏過天嗎?等父親擺脫一生的劫數,也踏上另一個未來的世界,才一一發現,從前所認為最正確的道理,陸續由事實真相明白其中原委,原來由頭至尾的過程,最站不住腳的是自己,而父親承認自己的失敗無非是疼愛子女的心情及立場上,不願揭穿而已:::,想到自己所給予家人的愛是包含著自我及自私,往往只是站在自己立場看待事物,而父母的想法卻是無私無我,想到的是如何能為兒女付出更多。也如同書中描述,愛是無私無我與糖跟水一樣,互相溶入對方,你可以嚐它,就知道水裡含糖,你無法分開它們,它們在仍是那麼甜美,這就是愛,父母不就是心中有愛,才能心甘情願為子女付出一切!如果不能站在父母的立場去了解事情,是否與根仔相仿!因為自己不如意,可以將任何錯歸於雙親身上呢?所以能處在父母角色去看待事情,或許更能減少無謂的爭執,正如同糖與水般相溶在一起,味道會更甜蜜的。想到阿水伯疼子心情是歷歷在目:::亦是不捨寶貝兒子會受苦,所以儘量在金錢及物質上解決一些困擾,但也讓根仔喪失了在社會上競爭力,以致過份寵愛,反而讓他受害,因而讓根仔有些不諒解父母吧!想到孩子是父母的珍珠、寶貝除了必要的呵護,當然不希望兒女們吃苦受罪!但這並不是疼愛的表示,反而是害了他的一生呀!因為生命中會面臨許多意想不到的過程,要靠自己解決的,並非所有金錢便能解決一切,過份的疼愛便是放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