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懷思/張月仙

  • 2004-04-25
嘎拉!嗄拉!嗄拉!的「封釘」聲,聲聲悲淒,金童玉女引領著母親航向西方極樂世界,心痛與不捨瀰漫了整個空間,思緒回到了三月六日的晚上,母親因氣喘入院檢查,三月二十四日子孫們在母親床前跪禱,祈求母親篤信的觀世音菩薩,幫助母親度過難關,呼吸聲卻由急促漸漸轉為平緩,時光亦倒流到||母親生於馬祖南竿鄉復興村,出生才九個月外公即過世;兩歲時外婆亦過世;九歲那年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曾外祖母也過世了;十九歲嫁給父親,不料四十一歲時父親辭世,留下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真是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情何以堪啊!
 母親本是體弱多病之身,為支撐這個家,咬牙強忍著身軀,自立墾荒、披星載月、胼手胝足、日未出而作,日落而不息、生活艱辛、堅忍刻苦,獨自扶養子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正值含飴弄孫之際,頤養天年之時,卻離我們而去,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呀!
 唱曲編劇說故事
 母親讀書不多,僅在私塾就讀半學期,但會認得並會書寫許多文字。母親的記性很好,心算能力也不錯,舉凡買賣、記帳全在她的腦子裡,而唱曲編劇說故事,更是母親的專長,不論婚喪喜慶,褒貶人間事,總有許多婦女前來請教學習,母親均可依其個別需求編唱詞曲,引經據典,結合歷史人物和民間故事融入詞曲情節中,由於前來學習者人數眾多,母親就以錄音的方式傳唱之。
 母親的興趣很多元,除了唱曲編劇外也喜歡說故事,其中最愛說的有:七俠五義、西遊記、水滸傳、包青天、封神榜、三國演義、成語故事、神仙傳說和稗官野史,百聽不厭;母親喜歡看戲劇、觀賞各種運動比賽和表演,而知識性的節目也不錯過,常令為人子女的我們既感動也佩服呢!
 留給子孫的傳家寶
 母親常常對我們說:「百善孝為先,『孝敬』是吾家家法」。母親又說:「吃筍要記山邊種筍人,吃魚不忘海邊捕魚郎,做人要『飲水思源和感恩』,受人滴水之恩,必報之以湧泉」,猶記父親去世時,家貧如洗,借錢安葬善後,母親告訴我們,莫待有餘時助人,則永無有餘時,接受他人給你的愛,亦將其愛去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謹記在心亦時常佈施、捐獻和主動幫助人。母親還說:「要『勤儉持家』,百元要花,一元要省,即當用則用,當省則省」我們會量入為出不浪費。母親亦說:「做人要『誠信』,童叟無欺,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不可毀約」,母親的教誨深深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價值觀和做人處世的態度,母親啊!您的聲聲教誨,我們將會謹記在心,會教育孩子們,以您為榜樣、為典範,代代相傳。
 依嬤到哪裡去了
 不知情的小姪兒這樣問著大家:「依嬤到哪裡去了」?「依嬤去見依公和她的朋友了」。「依嬤會回來嗎」?「不會了,但只要你想到依嬤,依嬤就會在你的心中||」。
 一個人的力量,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我們的母親,把孩子們愛到內心最深處,把她的愛化為身教、化為言教、化為堅強的意志力。回憶母親,一生辛勞,走過人生滄桑,嚐盡世間冷暖,是多麼的不捨和心疼啊!母親臨終前告訴我們「做事要盡心盡力,做人要真心相待」,殊不知這句話卻成了母親的遺言。母親啊!請您放心,在您身上我們已學會了真愛與平凡、正義與勇敢,我們會照顧自己、愛護自己,善盡心力去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母親啊!往事如影歷歷,彷彿眼前,如今,我們再也見不到您了,即使時光倒流亦沒有您的陪伴,母親啊!多麼的不捨,多麼的盼望這只是一場夢啊!手扶龍棺抬出廳,雞桂開花像牡丹,牡丹開花層層上,層層花樣有名聲。手扶龍棺抬出門,潘桂上京考狀元,狀元寶眼探花中,長長市內開城門,手扶龍棺抬出丁||百子千孫傳後代,千金萬兩發家財。別了,我親愛的母親!
 愛您的子孫 泣血稽首
     九十三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