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治人物「口中」探其內在性格/陳寶明

  • 2004-07-02
 最近台北政壇最上媒體的兩位政治人物不外乎馬英九市長與林重謨立委,他們倆會成為媒體的焦點不外乎「口才絕佳,語出驚人」,馬市長思維細密,儀態端莊,談吐機智、幽默、談吐總是不急不徐,清楚而完整地表達他想要說的話;林委員儀表灑脫、草莽獨特,精於舞藝,個性執著,坦然率直,敢言不拘,常聲嘶力竭吶喊他自身的堅持,成為媒體的另類最愛。
政大法律系教授蘇永欽,是馬英九的老友兼老同學,他用一個英文字Witty(機智雋永的)來形容馬英九的口才,可以說是十分的貼切,懂得技巧地介紹自己,一直是馬英九的專長,他有一個令自己津津樂道的例子,就是他和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見面。
時間是1987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國際民主聯盟IDU」黨魁大會中馬英九有機會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做短暫的交談。馬英九左右觀察,當時在場的人很多,他勢必不可能多談什麼,心思細密的他心想,在那有限的時間裡,該用什麼開場白才會讓她對我印象深刻呢?
當馬英九有機會向柴契爾夫人握手時,他就開門見山地說:「柴契爾夫人,我來自台灣,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一句話,果然就吸引住了她的好奇心,柴契爾夫人當然要追問事什麼問題。馬英九回答:「我們現在外匯存底高達七百五十億美元,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本身也帶有幾分英式幽默感的柴契爾夫人,聽出話中的俏皮味,於是他幽默地說:「那你們可以拿到倫敦,請專業人士幫你們運用。」話題也就聊開了。
馬英九的機智、幽默,因人而不同,效果更好。1985年,他和布希副總統見面,就開了另一種玩笑:「副總統先生,雖然你是耶魯這種大學出身的,不過你做得還算不錯(You」ve done well in spite of yours Yale background.)。」這是一種美式幽默,聽在美國人耳裡,特別受用。因為在美國,大家都知道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一流的資優生,常常暗中較勁,口頭上,總是喜歡互相消遣對方。所以布希副總統一聽就領會了,笑問馬英九:「是不是從哈佛大學出身的(Did you go to Harvard?)」馬英九點頭,倆人相視大笑。
馬英九的好口才,讓他在各種場合都能表現得宜。在輕鬆的場合,他更是擅長帶動氣氛。有一回馬英九和歌手李玟在一個頒獎典禮見面,馬英九自稱是李玟的忠實歌迷,逗得李玟很開心。李玟笑說:「市長這麼捧場,那我想要幫台北市民做一件事,來回報馬市長。」
馬英九認真的想了想:「只要你以後在歌詞裡,記得宣導酒後不開車、垃圾要分類就好了。」台下的觀眾、媒體記者聽了都哈哈大笑。風趣、幽雅、雋永,這就是馬英九的「Witty」,一開口,就讓人如沐春風,也為自己贏得許多機會。
至於林重謨委員,平時服務選民有他獨特的手段與方法,但是他在媒體上給眾人的印像則是負面的居多,遠的不說,最近對AIT駐台代表包道格先生的粗話風波(瘋狗),連美國國務院都光火了,前幾天林委員接受記者訪問時,還堅持說:Never!隔一天,卻對媒體說:Sorry!更絕的是,他說如果不是美國國務院向總統府施壓,他是不會屈服的。
林委員也可能是為了初選,竟然又沒來由的謾罵某女性立委是「菜花」立委,結果在次日很顯然的又成為各媒體的焦點,這對於社會上其實是一種最差的示範。當然,就立委本身的角度而言,能夠創造出自己更大的知名度,這種創造性的傷害語言似乎無傷大雅,尤其在現今的選舉制度下,只要有百分之五的選民喜歡就可以當選,其他不喜歡的選民態度,顯然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其次,再談到「江霞的任命風波」,當六月十一日各媒體播出江霞女士將出掌華視重要職務時,江女士回應各媒體說「絕無此事」,然後又說,「她從未被徵詢,她不可能,也不會出任華視任何職務」,這期間媒體的消息傳聞不斷,(六月廿四日)終於證實了在六月十一日當天江霞是由馬永成帶進總統府面見陳水扁,跟先前否認的態度完全相反(公然說謊),江女士其實徹頭徹尾就是政治人物(根本就非專業藝人),在內定出任華視總經理前的一番話,讓人覺得快人快語,可是當她表明是自己因「政治酬庸」而當上華視總經理,同時將拒絕挺藍藝人(孫翠鳳、羅大佑等人)進入華視,而且拒播大陸劇,這與政府一再宣誓黨政軍退出媒體,但實際上卻又明顯地把濃厚的政黨色彩置入媒體,讓人民對政府的信賴澈底失望。
中視雖然是國民黨的黨產之一,但是它的許多節目比起當政府打手的其他無線電視台好很多,林佳龍卻赤裸裸的假借換照,違法打壓中視和中廣。江霞為陳水扁助選作打手,選前把空軍一號(總統專機)視同私人轎車般全省走透透(還質疑媒體管她太多,要問就去問專機的主人為什麼請她搭),因為挺扁有功,酬庸總經理一職,還沒有上任,就氣勢凌人,真是好威風的口氣,似乎「綠色恐怖時代已經提早來臨」!江女士也應該知道,任何人的政治權力只是一時的,濫用權力的結果,一定會被反噬,政治人物生命有限,說法與作法不可不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