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在時光的影子中,慢慢流動。初生的嫩芽,有著透綠般的碧翠,一切遠看都是美的,都是無暇的。在凡人的眼中是簡單一致的,然而在看的人眼中,是無線生機的延展。小小的馬祖,在其他人眼中是偏遠荒涼的小島,但對於處在台灣的馬祖人反而是塊質樸美好的綠園。
歲月在時光的影子中,慢慢流轉。我記得第一次在馬中參加的作文比賽題目是:知福、惜福、心存感恩,這是校長臨時出的題目吧!當時的我寫過了很多遍同樣的題目,可是那次比賽,我並沒有預期的表現。
當時的我猶疑著,當時的我疑慮著,我到底該寫作文範本,還是寫出自我。或許不夠果決吧!或許沒有當機立斷吧!經歷太少,哪能寫下這麼內斂的題目,假使滿口的仁義道德就可輕鬆過關,我寧願不要寫!我的父親以最忠實讀者的角度跟我說:「道理大家都會,還需要你們這些黃毛小子來說嗎?」我突然驚覺到,作文範本真的不是最真切的自我,看著報紙登些不切實際,我有種遇到瓶頸想要放棄的念頭!
平常看一些大的報紙,發覺水平差太多了!是股咫尺千里的感覺,有種互相比較國小程度的高底,看是國小一年級,還是國小六年級班的差別。
當時比賽的我一籌莫展,完全使不出什麼想法,要贏就是真正的實力,表面的浮誇無法得到最真切的能力,我將思緒放在馬祖著名老酒上,一直轉不開,老酒為何可以沉甕底,不就是歲月的催化,不就是真材實料的製作過程。
現在的我在寫這個題目時我想到了馬祖的老古厝,好老!好老!破了個大洞!馬祖的孩兒物換星移,年歲增長後,用馬祖人的信念將破洞一一個補了起來這是馬祖人最著名的懷古。堅持著永遠流傳的美意,相行下我有信心可以寫的出人意表,我有信心可以發揮那內斂的情感,這是我思索已久的解套。而現在的我是認為那話中的福,是人和人的情感,是一種大家對於家鄉的認同感。
身在異鄉的遊子,您想家嗎?而我知道身在台灣的馬祖人,總是會不由得自行凝聚在一塊,想當然爾!可以聽到熟悉的話語,那是多麼親切的情感啊!哪是一種無法言喻的認同感,大家都認同馬祖那座小島,大家有了共同可摸索的記憶,大家都有對於馬祖的認同感,馬祖地小、人少,給人的印象本就無法深邃,那種認同的力量使大家像個大家庭。只要是在台灣聽到了馬祖人發光放耀,每個人都感同身受,有種驚喜若狂的雀躍感,哪種默默的支持默默的叫好,都是大家對於馬祖這塊土地的向心力。
我曾經聽在馬祖長大的小孩子說過!說過很多不堪入耳的話,語中的諷刺意味濃厚,或許是沒有長久的離開過吧!他們似乎將馬祖人三個字當成是汙辱,我看著他們臉上的厭惡,我只能說今非昔比,在台灣長大留流著馬祖人血液的我們,卻完全的不以為然,馬祖有辯才無礙的立法委員,馬祖有愛戴鄉民、服務為樂的縣長,馬祖有好山好水,有歷史的見證,哪裡不好,地靈人傑何處不優,這種學問馬祖人都有,而「吳下阿蒙」也是借來譏稱那些不懂真正學問的人,不懂馬祖之美的人。
當有人問起我是誰時,回答「馬祖人」三個字時,對於我們是種榮譽感,不是一種厭惡之情,會有厭惡之感的人,是忘記「福」是何物的人,我知福,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我「惜福」以馬祖人為榮譽的代表,我心存感恩,老天給了馬祖人一大片的青山,有時認真的瞧一瞧,才發現馬祖很現代化,不是吳下阿蒙所想的鳥不生蛋之處,您看!電線杆早就地下化,哪裡有?您瞧!國教向下延伸一年,也要從同屬外島的馬祖開始,您想!那些加諸在馬祖的歷史,而回憶的過去將會是帶來商機的無限化,還有哪位馬祖人不認同我們那塊美麗的小島,充滿人情味的家鄉呢!
無下阿蒙/無言
- 200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