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使走過人間的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其中一段的文字,到至今還在我的腦海裡迴盪不去,她寫給罹患癌症的孩童一封信裡說:做完了我們奉命來到人間的工作,我們就可以脫離囚禁,我們身體裡的靈魂,就像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時機成熟時就會拋棄肉身、擺脫病痛、恐懼、和人生的一切煩惱,逍遙自在,宛如一隻飛回上帝身邊的彩蝶,她用了很多夢幻的語句敘述了死亡的場景,但一句句心酸的話語說明了面對癌症的無力感,這些罹患癌症的孩童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跟這個世界有所碰觸,或許才剛看見陽光時就被告知死亡的期限,小小的年紀就必須有早熟的心面對身旁的眼淚,他們必須忍著眼淚、咬緊牙關通過每一次的考驗、每一場的浩劫,還有無數的化學治療,一直到身疲力盡,慢慢的死去,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明日的陽光,他們不停地在死亡的漩渦中努力的掙扎著、不斷的喘息,為的是充滿想像的未來,或許一般人根本無法體會這樣的痛楚,只知道看那佈滿針孔的身軀,會感覺很痛,孰不知更痛的是無力改變的挫折感,明明那麼努力抵抗病魔的惡爪,為什麼還是逃不過那黑暗的大手,明明全部的事都做了,為什麼不能多活一天,明明是盡了全身的利力量,為什麼病還是好不了,這一切一切的為什麼,彷彿這個世界早已無力回答了。
早熟的孩童或許已經明瞭這世界的遊戲規則,也許曾經埋怨過上帝的不公,心理可能都明白剩餘的時間已不是悲傷可以解決,事到如今,也只好用微笑來填充未知的將來。
你曾經想過生命的意義嗎?伊莉莎白—羅斯在自傳裡說:「有好幾次,我曾經佇立在相似的十字路上眺望著地平線,苦苦搜尋著人生的目標。」原來堅忍的生死學大師也是經過了動搖和不安懷疑、省視、決定,但這一切的風風雨雨也隨著時間的磨練一一的逝去,對於現在世人的眼光中,她的人生無疑的是充滿了驚奇的色彩,她不畏風雨,在經歷了種種挫折後,她也終於完成了上帝所交付她的使命。
「天使走過人間」,光是書名就說出了對生命的一種希望,或許善意的期待吧!多麼貼近作者的對生命的感受到的熱忱!她對於生死是有著不同於他人的解讀方式,或許就如她所說的,生和死只在一線間吧!多麼的相近卻又是多麼的遙遠,那界線似乎模糊不清,也因為此或許一件意外,或一次突如其來,就可以跨越那條線,去到未知的另一空間,就因為這樣,讓人不知名的生出,害怕恐懼、神秘的預感。
「愛滋病」人人聞之喪膽的絕症,得到這種病的患者就像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人消極、有人頹廢、有人自殺,所受的痛苦是雙向的,不但有身體的煎熬還有異樣的目光,特別的伊莉莎白—羅斯卻想盡辦法在緊閉的監牢裡為他們開一扇窗,她付出一切的拯救那被上帝遺忘的人,然而無知的眾人卻做出幼稚不成熟舉動,簡單的用了一把火燒掉了一切,燒掉了他們的希望。
無知的人沒想到,其中也包括高水準的醫事人員沒想到,她盡所有的力量排除了所有的困難完成了最大的夢想,建立了收容愛滋病患的醫院,一位擁有傳奇的光芒,將無私的愛會為無盡的,終其一生的奉獻於付出,撼動了每個世人的心,原來那就是無悔的付出而不是虛華的表面。
我突然發覺,令人害怕的不是病毒的本身,而是人們的無知,或許愚昧足以抹煞一條等待救援的生命,是啊!生和死多麼的令人兩極化,出生的小生命是種喜悅,然而死亡的神秘和未知卻加長了人們對愚昧的限度,令人心死的或許不是得病的噩耗,而是人們的愚昧、無知、目光。
在現今功利主義的薰陶下,大多都為了名利和金錢,事事以錢為標竿,沒有錢沒有幫助,恍若似所有的事和錢都有關係,她的付出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眾人的福祉,她喜愛幫助人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人們健康的身心,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不求回報的,而她的一生卻不斷的跟人類龐大無比的力量搏鬥著,而那些力量就是人們的愚昧、無知和恐懼。
每個人都需要尊嚴,然而他們也是,作者總是覺得人都是好的,對於她的抱負應該很多人都報已相同的想法,她認為幫助是她個人的精神糧食,她對此不足為苦,那是種喜悅是種快樂,每個人遇到困難無力解決時,誰不希望有人伸出援手,就連他們也是,況且自己伸出援手,為了私心可以諒解,但卻要阻止他人伸出援手,是愚昧、私心的擾亂,還是荀子所說的「人性本惡」。
令人欣慰的是,在風中殘燭的歲月裡,她雖平靜的走完了剩下的一小段路,但她不畏懼死亡的來到,坦蕩的迎接著,或許死亡真的不存在吧,對於她而言!活的精采何須害怕呢!有些事說不定早在上帝的安排下,她認為努力爭取,生命的靈魂是不會消逝的,縱然形體的消失,也不足以害怕,而靈魂終究會化成上帝的彩蝶,飛舞在每個花開的地方,迎著陽光微笑的守護著他們愛的人。
人的生命像上帝的一顆眼淚、有凝聚、有垂落、有蒸發、每顆淚珠可能有漫長的等待,也可能有短暫的歷程,無論如何現在的你是否該好好珍惜生命的存在呢!假如一個愛心等於一朵花,無數的愛心不就是無數的花,看看這個世界,我由衷得希望,是充滿彩蝶飛舞的花谷!輕舞飛揚的花兒代表著無數的希望,無數的夢想,無數生命的燃燒的燦爛。
天使走過人間/四號籃球
- 200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