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盒子非常偏愛,所以把自己的生命,整個的放在盒子裡了。
一個人在哇哇墜地的時候,便開始進入一個「盒子」,雖然懷抱著我們的是母親溫暖的胳膊,可是最外一層,包圍著一家老小的,便是大小不同的盒子。慢慢的,孩子長大了,要唸書,得做事,每天一大早,起床梳洗吃飯之後,跨出輕鬆休息的盒子,又鑽進可以把人從一地送到另一地的盒子。個人到達目的地之後,又進入大盒子,以前沒有電梯,人就在盒子裡頭,踏上一階階的樓梯,到達高的地方;現在物資文明發達,人得湧入大盒裡的小鐵盒,按個電鈕,一步登高,然後再從小鐵盒出來,進入工作或學習的盒子裡。
這樣一來,人就被層層盒子封住了。盒子裡沒有足夠的「陽光」,於是我們安置了「日光」燈;盒子裡沒有「新鮮」的空氣,於是又辛辛苦苦的裝上「空調」設備;盒子裡沒有可愛的山水風景,沒有艷麗的花草,沒有神妙的大自然景像;於是就費煞心思,千方百計的描繪下大自然的一小點景像,把它懸在周邊牆上,再坐在盒子裡,靜靜享受沒有溫暖陽光,沒有歌喉的鳥兒,沒有風雨的原野和沒有生命的自然,而沾沾自喜無比滿足。
為了要保護盒子的財物不被外人竊取,多數人在水泥盒子外加上鐵窗、鐵門;為了避免蚊蟲侵犯,絕大多數人在玻璃窗外加上了鐵紗窗,所以,這牢不可破的盒子,就真正的不容易突破了。有許多巨大的盒子裡,每一層又分隔在許多再三加工的「保險盒」,再用一、兩個小鐵盒上下移動來進出或聯絡彼此;因而,萬一盒子裡發生了「火警」,逃不出去,活生生的人,難免不會變成大箱子裡的「烤鴨」了。可是,人明知有這種「危機」,卻仍是心甘情願的放棄浸著土香的竹籬茅舍鄉居,一窩蜂的搬到以地毯代替草坪的密封盒裡去住:::。
人們除了自己喜歡盒子,人也強迫其他的動物盒子,捕來的飛鳥把牠關在籠裡,捉來的老虎、獅子、猩猩:::等等動物,也都把牠們關在鐵籠盒裡。不過,在鐵網盒裡的動物並不喜歡盒子,牠們跳、牠們叫、牠們用尖銳的牙咬,可是都敵不過人們所做的鐵盒、鐵鎖,最後,牠們只好勉為其難的蹲在盒裡,或是對著來看牠們的人,晒牙裂嘴或是垂頭喪氣無精打彩。
假如,人們能讓那不服氣的猩猩:::等動物,帶著牠們的同類或兒女到街上去逛一圈,牠們一定會豁然開朗的告訴同類或兒女:「難怪人類要我們住在盒子裡,他們自己也在盒子裡,不過,他們的盒裡沒有我們的好,我們看得見山水風景,我們有新鮮空氣,他們卻沒有。」然後,牠會心平氣和的帶著同類或兒女,回到鐵籠子盒裡去。以後,小猩猩不會再要求牠的父親帶牠衝出籠子,而且,再看見人們到動物園來看牠的時候,牠會笑,笑大家都一樣:::。
在這生活的盒子之外,人自己的組合也如同一個形狀不同的盒子。比方說我們平常用的盒子吧,不是圓的就是方的,要不,就是三角、五角或多角形,由許多平面和線條所組成。「人」這個盒子,說不出是那種定型,卻是對稱的。這盒子的質料不是水泥、鐵或任何物質,卻是肉身;盛在盒子裡的不是有形的物質,卻是無形且全超然物質之上的靈魂。
普通的盒子有蓋、有底,或者有門有窗,人的盒子也不例外,造人盒子的「萬能者」,為人開了五個門窗,而靈魂可透過這視、聽、嗅、味、觸五個門窗,和外界事、物共存。
人就這樣一天天的生活,但是絲毫沒有感覺到,自己和盒子有多密切的關係,也從未想到,該使自己的盒子和神賜的大自然配合。這就像許多不知感恩的人一樣,他們居山忘山,眼前盡是大自然的美景,卻渾然不知;而在自己的庭院中,堆一座假山,挖一個池子,再造些山水模型,種植些溫室花草,然後,坐在院中自我欣賞陶醉一番。為什麼不能抬起頭來,迎接美妙萬全的大自然呢?把自己牢牢的捆住,裝在盒子裡,多麼可惜!
人們一生在盒裡盒外不住的滾動,在盒子裡幾乎耗盡生命的百分之九十九之後,人過去了。人是兩手空空的到這世界裡來,所以走的時候也沒有帶去什麼,唯一不同的,「來時」進入了一個大盒子,「去時」卻帶走了一個最小的盒子。
朋友:我們都生活在盒子裡,但是,一個讓他的思想、眼界、胸懷不受「盒子」捆縛的人,才是真正的「擁有」了盒子裡的人生!
盒子裡的人生/吉淦
- 200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