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故鄉馬祖給我執教機會,教書生涯豐富了我的生命。它幫助我不但培育幼苗,幫助我家庭貧困走向小康,我深深感謝馬祖,並以馬祖為榮。我願與讀者共同分享我在馬祖十六年半的教書生涯點點滴滴。
外島三年半
憶民國五十八年九月一日我與現縣府主任秘書星寶兄及已退休的校長陳元興以及劉愛卿、林美珍、王寶佺同一張公文派令到不同離島執教。我與元興兄一齊分發到大坪國小(東莒),菜鳥初執經驗不足,事事緊張,只好就教科班出身學長林良淦主任(後調台任高職主任,也已退休)及卓至臻學長(大陸經商)。
首次面對三十多位小朋友就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不知如何應對,當然就教於主任及學長。我從孩子天真的一言、一行、一靜、一動中引領我教學。五十年代,縣府窮、學校更窮,例如刻試卷、老師用鋼版刻、油墨,至今記憶猶深。
校長余宗興(已往生)人高馬大,但他處處依法行政,凡事求好,以愛心疼惜部屬是位認真的好校長;元興兄擔任總務工作,也做得有板有眼,後來他保送特師科、師大,再返鄉任職至國中校長,後調台服務,於八十九年二月一日退休。
在東莒短暫半年,調到鳥不生蛋的大坵分校,主任為吳家麟,凡在大坵分校服務過的前後任老師就如同生活在孤島叢林中,真有緣份。吳主任後來也與我在中正同事,七十年代他退休,如今在桃園楊梅養老。
五十九年八月一日,我調到更遠的東引國小,老校長姚松亭,我與美珍同學兼同事(如今已退休),我任五年班導(如張龍德那時就是班學生),並兼訓導工作,主任則是井正民(已往生),我倆則是哥倆好,放學後常聊天。他光棍、我有家(南竿)回不得,只好相約散步及看電影。
寫到東引就想到東引對外交通,全靠軍艦運補人員及物資。我想回家,只有半年一次,我在東引,老婆為我產下一女(如今已升為人母)也無法返家,只有思念份。校長姚松亭常以鳳山寄來的食品罐頭與部屬們共同分享,他是位慈祥並兼愛心好長官。我曾在屏東師專唸書時與妻子赴鳳山他老人家訪視。民國七十四年,那時間我已調台。
與井主任相處他常教我要「知足常樂、要騎驢找馬」,這些原則我已守住,可惜他老人家如今已往生,使我我懷念不己,這位長者,朋友們您說:「人生知心有幾人」?我想有一位就不錯,偏偏我痛失了這位良師益友,只有感慨份。
六十年八月一日申調南竿,但督學確把我調到西莒敬恆國小部(以前是吳航國小)。校長柏隆材也是以愛心對待部屬,憶老校長我感念不已,主任陳經鈿(退休)。同校有緣的三位老同學陳科黎(退休返馬任志工),曹常嵐仍在北縣苦幹實幹任職。我當時任五年班導兼教務、常嵐兼訓導、科黎也任班導工作。馬中第一屆陳壁霞學長任一年班導兼總務工作(現已退休),咱們大夥常遊覽西莒風光,學校下方是大海,工友常灑網捕魚補充咱們的伙食。假日大夥到大海游泳、同學三人同教、同吃、同住一室,這是上天的恩賜,回想起喜樂無窮。
本島十三年
民國六十一年調到介壽國小福澳分校,這時歷經外島三年半才調回本島南竿,我擔任三年班導兼訓導工作,常教孩子們學習土風舞,在此我感謝我老同學陳科黎,他在吳航教會我,所以我才能與小朋友共舞,同事張瑩金老師(退休)任教一年級,當時科任是曹金存老師(已往生),主任陳家錞也是位老好人,也是以愛心照顧同仁。福澳街當時生活機能,如購物逛街搭船都方便。六十二年八月一日調到仁愛國小分配到成功分校(現今神農山莊),主任葉金福,我任職一年級班導兼訓導;二年級是資深老師唐茂彰,他老人家是永遠任教二年級,絕不改變,是位精通醫學的好老師,例如曹依菊校長(已退休)都是他得意的學生;三年級是劉德金老師(退休),小弟我能調台全靠我姨丈王榕樂及劉德金老師的通告。德金病痛,我深感無奈,願我祈禱上帝醫治,只要有「盼望」,總有「進步」一天。德金兄我永遠敬愛您,願天佑德金。四年級曹常聚目前任職北縣,哥倆好四位常在下午放學後以百分點抓大小頭,並以小吃為消遣等休閒活動。常到「梅石街」、「清水街」逛街吃喝。我岳父母就住在清水街,真正歡樂無窮。
六十三年調回校本部仁愛國小,六十年代馬祖只有一位女校長,她就是名揚馬祖教育界的易禮恭校長(早已退休)。當時她點子十足,無校可比,辦活動好像日常便飯,但活動也造就了同仁閱歷,記得一年級是鍾金秀老師、三年級陳嬌蓮老師、四年級科黎兄、五年級曹常魁老師、六甲是我、六乙王詩光「北縣重慶國中」,他可能仍在苦幹實幹幹到退休,主任是好學長銀官(現退休在馬祖),銀官學經歷俱佳,公文寫得嗄嗄叫,真是我的良師益友,他是以愛心輔助同仁沒心機是位好長官、好同事。放學後伙伴們常聚一起吃、喝、玩、樂,真屬於歡笑滿仁愛,再加上多才多藝的宋秋官老師,如虎添翼,像科展我不會製作,秋官兄就在旁輔助製作,人長得俊俏,可惜英才早逝,使我懷念不已。仁愛國小將才之廣,當時馬祖各小學無校可比,伙伴們的情誼互助常存我心。
回到家門口執教到調台榮退
六十四年調回中正國小部,國小部主任歷經井正民、我、陳元利(目前是中正校長),陳君勳、陳傳貴。教師當時陳翠金、陳明金、吳家麟、吳淑金、劉玉英、曹永惠。中正小學部歷經陳明月校長、謝志勇校長、陳善茂校長,不斷新陳代謝領導,校務進展是有模有樣。陳明月校長是老好人一位,以慈悲心經營校園、謝志勇校長是「無為而治」,也能平安度過每個寒暑假。他及夫人於七十三年調北市,永惠老師調高市,在台灣喜宴碰到過。明月校長早以退休返台。陳善茂是位苦幹實幹,有遠景、有目標、有作為的好校長,如今他榮任馬中校長實得名歸。馬中在他領導下校運定昌隆,看看馬中大學錄取率就知道,我深深祝福善茂校長健康快樂。學子們努力學習替馬祖們發光發熱,善茂校長升任馬中是學校的福氣。
七十四年八月一日調台至九十三年返馬港、離開中正十九年,回到校園一看硬軟體建設美輪美奐,原來教室內外牆重新更換,大禮堂漂亮極了,場操階梯煥然一新,國中部、國小部都好看,但人事全非。校長陳元利還帶領我逛了一圈校園,謝志勇勒石上「真善美」跟以往一樣,尤其公廁真是棒極了,廚房也被更新,老師宿舍也全部重新整建美輪美奐。中午接受元利兄款待,深感時代在進步,馬祖在進步,中正國中小在陳校長領導下校務定會只進不退,這是馬港人的福氣。
回到文化局後方我祖先、我娶妻、生女之地感慨不己,更挑起我懷念我老爸、老媽,生、養我地及客廳變成無主土地有別人登記,笑話一樁,還好有我胞姊申請到,丈量後定取得我祖厝地,因旁邊正在蓋五樓新厝接近完工,我深深視福我老友朱瑞福老弟朱興國把祖厝從平地起高樓,上帝必會祝福你們。
在我誕生房舍中,我又憶起我的最愛老爸、老媽身影如同眼前。六十七至七十年三年中我失掉爹娘痛苦不堪,孩子又小,但回神過來,原來人生如同一場戲,雖時都有悲歡事件發生。老媽因胃病三個月往生,老爸食道癌往生,給我人生極大的打擊。當時我辭掉國小部主任一職只擔任導師,元利也在那時接我主任職,我寫此文只真不假。凡在我文中被我寫到的前輩、學長、學弟、校長、老師、伙伴,在此我祝福大家萬事如意、平安快樂。
在中正伙伴中有國中部及國小部同事:元利任校長、傳貴於今年八月一日榮升北市國中校長、學長仁祥已退休在馬港養老、退休老師點名如下:陳君芳、陳愛華、陳全英、吳淑金、劉玉英、曹永惠、曹木佃,其夫人因病早逝使我唏噓不己,工友陳金木、曹春光仍固守崗位。
本人於七十四年八月一日調入高市後,經北縣三所學校,在馬十六年末加上在台十三年合計年資二十九年半,在民國八十八年二月一日退休,在北縣蘇縣長歡宴退休合影上,因單獨合照,他看我年輕(那時我剛好五十歲),就問我你怎麼這麼年輕退休?我報告縣長,我已服務滿二十九年半,他笑笑合影存留。
想想「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就看當時人如何抉擇要「急流勇退」還是繼續苦幹,任君擇一。年底馬祖縣長將選出,我深感同為馬祖人左鄰右舍、南、北竿、東西引、東西莒,不到萬人,在選戰中不要不擇手段抹黑,不可以以口德傷人,挖人祖宗德失,千萬記得:「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願天佑馬祖。
蓽路藍縷憶當年 桃李慶讚賀馬祖/陳寶全(台北土城)
- 200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