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絮語/于 真

  • 2008-09-26
 談到花就聯想到古之花朝節,雖然時令已過,但人們對四時之「花」的愛好,古今如出一轍。無怪「花月文學」在文學領域中,佔著偌大的份量。筆者也不免俗,現在固不是賞花季節,談談「花」的種種,亦感有趣。
 花字
 花之一字,古文寫作「蘤」。「正字通」上說:「草木之葩也」。「唐韻古音」上說:「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於書,晉以下,書中間用花字,或是後人改易。唯後漢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春而發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並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未有改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為楷式,如『花』之比,得非魏晉以下之新字乎!」可知花之一字,也是時代沿革中的產物。
 花性
 花的家族頗繁,連植物學家,也難盡呼其名。故人們恆以「百花」稱之,蓋取其整數。百花各有其象徵性,姑名之為「花性」。愛花的人,不可不知,送花贈人的時候,更不可錯弄,現舉出重要而常見的花性於下:
 梅花!堅忍;石榴!磊落;水仙!冷淡;杏花!猜疑;
 牡丹!富貴;杜鵑!溫和;玫瑰!高貴;蜀葵!野心;
 雌菊!玲巧;棕櫚!勝利;芙蓉!精美;月桂!榮華;
 梨花!愛情;百合!純潔;文竹!永恆;蓮花!清雅;
 茉莉花!可親;向日葵!崇敬;飛燕草!輕薄;
 白茶花!無瑕;風信子!歡喜;康乃馨!母愛;
 紫羅蘭!貞節;白丁香!愉快;紫丁香!初戀;
 鬱金香!愛心;秋海棠!懇切;紅薇薔!我愛妳(你);
 萬壽菊!憂傷;百日草!強健;鳳仙花!無耐心;
 聖誕紅!快樂;大麗花!華麗;紅茶花!天生麗質;
 玉蘭花!潔美;勿忘草!真實;野百花!幸福之回來。
 花月
 向親友餽贈花卉,不但要曉得「花性」的象徵,以博親友的歡喜,更要知道花在各月份的吉祥性,現在「國際花會」選出了每月份的花卉,為大家共認吉祥,樂於採用的是:
 正月:康乃馨、雪花草。
 二月:紫羅蘭、櫻草花。
 三月:長壽花(黃水仙)。
 四月:香豌花、雛菊。
 五月:鈴蘭、山檀。
 六月:玫瑰。
 七月:飛燕草。
 八月:劍蘭、虞美人、罌粟花。
 九月:紫菀、秋麒麟。
 十月:金盞草、酵母草。
 十一月:菊花。
 十二月:水仙花、冬青。
 當然,國際花會所選的,並不見適合我們的國情,僅供送一般友人的花卉的參考。若要送你(妳)的愛人,還是參考「花性」之所述為妙。
 花曆
 園藝家和植物學家,喜歡以花觀四時,名之曰「花曆」。花曆的佈植,這要一番心思的運用,才能準時花放,妙趣無窮。最有名的「百花曆」,是清代程羽文的傑作,特錄之於左:
 正月,蘭蕙芳,瑞香烈,櫻花始葩,徑草綠,迎春初放,百花萌動。
 二月,桃花天,玉蘭解,紫荊繁,杏花飾其靨,梨花溶,李花白。
 三月,薇薔蔓,木筆書空,楊入大水為萍,海棠睡,繡毯落。
 四月,牡丹王,芍藥繁於階,鹿春滿,木香上升,杜鵑歸,茶靡香夢。
 五月,榴花照眼,萱北鄉,夜合始交,簷蔔有香,錦葵開,山丹赤 。
 六月,桐花馥,菡萏為蓮,茉莉來賓,凌霄結,鳳仙降於庭,雞冠環戶。
 七月,葵傾日玉簪搔頭,紫薇浸月,木槿朝榮,蓼花紅,菱花乃實。
 八月,槐花黃,桂香飄,斷腸(秋海棠)始嬌,白蘋開,金錢始落,丁香紫。
九月,菊英,芙蓉冷,漢宮秋花,芰荷化為衣,橙橘登,山藥乳。
 十月,木葉落,芳草花為薪,苔枯蘆始荻,朝菌歇,花藏不見。
 十一月,蕉花紅,枇杷蕊,松柏秀,蜂蝶蟄,剪采時行,花信風至。
 十二月,臘梅折,茗花發,水仙負冰,梅香綻,山茶灼,雪花六出。
 花神
 花是仙子的化身,故形容女人的美麗,常說「如花似玉」。「鏡花緣」一書,就有「百花仙子」的故事。因之,文人墨客,就編出「花神」的故事,讓愛花的人去崇拜。一年十二個月,每月都有個「花神」當道。你愛好花嗎,要記住各月的花神,是:
 正月梅花香。花神是「林和靖」。因他自稱「孤山處士」,以「妻梅子鶴」為終身。故封為「梅花神」。
 二月杏花開。花神是燧人氏。因他「夏取棗杏之火」,故尊為「杏花神」。
 三月桃花紅。花神是崔護。因其於清明時節獨遊都城,遇艷桃花仙子。乃稱「桃花神」。
 四月薔薇放。花神是漢武帝。因其酷愛薔薇放,故為後人尊為之神。
 五月石榴紅似火。花神「張騫」。因石榴花是他自西域帶來,尊之為神不愧。
 六月荷花耀滿地。花神是「楊貴妃」。因她曾對左右說:「何如此解語花也的唐明皇」。說她是「花神」更恰當。
 七月槿花開。花神是蔡苦模。她曾題「槿花詩」於西龕。故人羨之為神。
 八月桂花香千里。花神是竇禹鈞。因他是「竇家五桂」的成名者。稱之「桂花神」,意義深長!
 九月菊花黃。花神是陶淵明。因他愛菊,並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尊之為「菊花神」,可謂無愧。
 十月芙蓉花怒放。花神是「石曼卿」。因其死後騎著素驢,對友人說:「已做芙蓉館主」。果真如此,是真為「芙蓉花神」矣。
 十一月枇杷花。花神是「周祇」。因他曾寫「枇杷花賦」,有寵於枇杷花。
 十二月臘梅始放。花神是「蘇東坡」。因他曾把「黃梅」改為「臘梅」。
 每月有個「花神」,那麼閏月呢?也不用愁。那個花神是「鍾進士」。任你閏幾月都是他。
 花名
 花不僅像淑女美人,也像風流雅士,騷人墨客,一個名兒不夠,還有些別號,雅名,教人聽著有趣。略舉一些:
 荷花,又名芙渠,菡苔,菡萏;鳳仙花,又名菊婢;桃花,又號桃奴;玫瑰花,又號離娘草;蘭花,又號侍女花;菊花,又名女花,帝女花;茶花,又名紅丁;芍藥花,又號花相;牡丹又稱花王;梅花名花魁;牽牛花,乃稱黑丑;秋海棠又號斷腸花;梨花又名玉雨花;杜鵑花,又號子規;枇杷花,又稱臘兒。可謂花名千秋,皆有來由。
 花詩
 花是詩人的寵兒,翻開詩人的作品,幾乎無有一位人沒有花的詩句。而且,詩人的詩,常因花的形象,把詩的意境更進一層,如:
 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劉長卿的「溪花與禪」,韋應物的「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李商隱的「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杜秋娘的「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都把詩的意境,注入在花中,使人讀之更感動!
 再看張旭的「桃花盡日隨水流」;劉方平的「梨花滿地不開門」;杜牧的「落花猶似墜樓人」;張泌的「猶為離人照落花」,更把真情注入在花的詩句,令人不忍卒讀。
 花詞
 詞人的感情,比詩人更豐富,更真摯。在詞人的詞中,更是離不開花的絕妙好詞。如:
 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李後主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馮延己的「對黃花,人自羞。花依單,人比黃花瘦。問花不語,花替人愁」等,都是人人愛讀的好詞。現只錄一首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桃花庵」共賞: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花,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桃花庵,不願鞠躬車馬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車馬,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是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花功
 花不僅供人欣賞,還有很多的功用。如芍藥、鳳仙、百合等,可配藥醫病。如菊花、茉莉花等,可製茗茶飲料。如梅花、蘭花、桂花等,可配佳餚食品。玫瑰、丁香、海棠等,又可配香粉、花露水妙品。
 同樣的,花不僅象徵個人品性,比擬美人容顏,更成為今日國家的象徵,代表民族的特性,謂之「國花」。如我們的「國花」梅花,日本的「國花」櫻花亦是。
 花頌
 有人頌花為:無聲的音樂;不著色的巨畫;感人心靈的妙詩;春天的化身;宇宙的面寵;歷史的音符;人類和平的天使!信哉:
 若是,造物者無花,則天地顯不出神祕,人間那有佳麗?一切文學也必缺乏感人的詩句,所謂「良辰美景」、「花花世界」,「錦繡大地」、「花好月圓」,都成了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