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活著」,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問題本身就有瑕疵,是個很簡單的語法上的歧義:「人為什麼要活著」和「人為了什麼而活著」?答案一個是「意義」,一個是「目的」。人們總希望活著,活著就會有希望;卻經常忽略了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我們只有明白了人為什麼活著,才能找出生命的動力,找到人生的努力方向。或者說我們才有生存的勇氣和真實的信仰。
也有些人想活一天就算一天,但也有人說:「只要能把一天活得精采,那接下來的每天也都這樣勇敢活著」。
遭遇失敗或是挫折,禁不起打擊的人開始迷惘,為什麼要活著?生存的意義是什麼?最後想不開了結了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現在為什麼那麼多自殺的原因。如果換個角度想,別把任何事情看得那麼死,不要把自己逼入死巷角落,要相信任何事情都會有變化,有轉機。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老天爺關了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開一扇窗,峰迴路轉總有時日。
人為什麼活著,通常是靠自己的腦海裡的意志力,不管遇到了多麼艱難的問題,都不要放棄。一旦放棄自己、失去自信,從此委靡不振,就再也站不起來,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的人生,人生的主角就是自己。
活著是為了什麼?我每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不斷地向自我推問著,要如何活向未來?為了活下去、為了活更長、還是為了離開?我真的想知道,因為我無法再寫學習單了。大多數的人會說,活著是為了實現「夢想」。我想這跟「小孩為什麼要上學」的提問是不一樣的。如果設定「人為什麼活著」做為考試題目,我想每一個人的答案肯定是不同的。
是否想過自己是為了什麼而生存?為了追求什麼而活著?而自己現在追求的是什麼?生命盡頭時一切歸零,那人為什麼還要努力?所擁有的都帶不走,為什麼要一直辛苦奮鬥受委屈?明明深知金錢無法帶走,豪宅無法永世居留,身心的感受才是唯一的真相吧。自我內在沒有任何超越身體以外的存在,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何必活得那麼老實?一個個、一串串的提問,猶似響鐘一般,輕輕的敲擊、重重的搥打著自我的內心,進而深深的省思著這些平日都不曾闖入腦海中的種種……
有信仰的人,每天都在思考人為什麼活著;佛家說:「人命在呼吸間」,當有天我們懶得呼吸了,那我們回想這一生究竟為自己、為他人做過些什麼?我們一輩子都徘徊「別人怎麼看待自己」,與「如何使自己過得更好」之間,卻很少想到應該怎麼面對自我的。真正優秀的、偉大的人物,是善於自我反省的,善於改變自己的陳舊思想,然後提升自己。出世、遁世主義的思想最大的缺點是否定現實的人生,不知道人為什麼要活著!應該怎樣活著!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與目標。
現實的生活裡,有些人經過了一段刻骨銘心的喧囂世俗生活後,當靜下心來的時候,發現刺激的名利甚至掌握高權都不實在,如過眼雲煙。燦爛繁華過後反而感到空虛,內心並不快樂,發現自己實際上什麼都沒有。於是追溯到最初,「我」是什麼?人在面對人生的挫敗或失落時,往往會生起「人為什麼要活著?」的感嘆,其實挫折與壓力也是人生最好的鍛鍊和激勵,不是嗎。
人為什麼沒有平安?為何這麼多障礙與波折呢,人如何跳出無奈的困境?我人生的終極目標只剩下『平安無事』而已。
因為終究會死,所以現在活著的時間就沒意義了嗎?別小看世界了,混帳人類可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啊!就算有一天離開了,對其他人,與你相關的一切影響會留下來。然後那些影響造成的改變,繼續影響後人、事物,這都雖然可能感覺不到,但像骨牌一樣一階接著一階,不斷推進、不斷前進,會對某個人、某件事卻具有很大的意義。如果只是因為活得不快樂,扯了一大堆理由要結束生命,那不如就別扯了,乾脆離去不是比較輕鬆嗎?如果不想死就活的快樂一點,現在的生活不快樂又如何,世界是無法想像的大,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實際去尋找感受比較快。
人為什麼活著/涂美珠
- 20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