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葉以降,人類就已經開始廣泛的配戴手錶。最初是機械錶獨領風騷,無論在其準確性、防震、防水等功能上,都已臻極佳的狀態。爾後鐘錶業界陸續推出不需上發條的自動錶、使用電池的機械電子錶、更為準確的石英錶、方便的電子錶,乃至現今酷炫非凡的蘋果智慧型手錶—不但具上網、高畫質相機拍攝功能,更包含視訊通話功用。手錶工業的發展,真可謂一日千里,不得不讚嘆人類所獨具的高度智慧,以及求新求變的精神。
以前生活過的苦,一般家庭或許勉強有座報時的掛鐘,但想要在手腕上戴只手錶,那是家裡大人們的專利,小孩子只能巴望著,巴望著哪天長輩們要淘汰舊錶換新錶時,能有幸得到他們的贈與。小時候,我會如此的渴望手錶,除為了考試時能正確的掌控答題時間外,還有就是避免下課玩到瘋癲時,還來的及從寬闊校園的角落裏,趕在上課鈴響終止前跑回教室,好躲掉任課老師對遲到者的竹鞭伺候。
印象中擁有人生的第一只手錶,是我小學剛升上五年級的時候。那年父親在部隊裏剛升了階,袍澤弟兄為表示恭賀,大夥湊了些錢買了只機械電子錶做為賀禮。父親覺得陪了他十多年的老機械錶丟了可惜,就解下了手錶送給我,還囑咐我要好好珍惜,並勉勵我把握時間。即使那圓型的玻璃鏡面佈滿了歲月的刮痕,塑膠材質的錶帶色澤也略顯褪色,但從此能有機會隨時察覺到時間的流轉,那是多麼令人喜悅的事啊!而往後那些不識愁滋味的懵懂歲月,就在無數次的時針和分針相遇、惜別輪迴當中,陪伴我平安快樂的度過。但畢竟它還是有衰老的一天,當鐘錶師傅搖著頭對我宣告該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刻,我也只能惋惜的接受事實。
上了高中,父親幫我買了只新手錶,是台製的鐵力士自動手錶,由於造型精美,讓我愛不釋手。此種手錶,主要是靠手腕的活動來為手錶持續上發條,所以較機械手錶來的方便。升高二前的暑假,我到某家塑膠工廠打工,因離家遠,就住在廠房附設的宿舍裏。有天下了班跟幾位同事到工業區內的籃球場打球,為貪圖打球方便,我把那只手錶給隨意擱置在籃球架旁的空地上。糊塗的我,打完球後居然忘了把它給帶走。也才不過大約一盞茶的工夫,待我回到宿舍想起後趕緊折返尋找時,早就失去了它的蹤跡。這只手錶,我才剛戴滿一年,卻因一時的粗心而失去了它,害我傷心了好一陣子。
就讀大學期間,我的初戀女友見我戴的電子錶是地攤貨,心疼我的寒酸。因為她家是開鐘錶行的,店內名錶琳瑯滿目,於是不告而取地送給了我一只皮爾卡登石英錶。那只沒有時間刻度的名錶,初戴時還真有些不習慣,常常不小心把時間給看錯,過了些時日才慢慢適應下來。只可惜我倆的戀情沒維持多久,就因一些不該有的爭執,讓我對她提出了分手的要求。她似負氣般地爽快答應,還要求我返還她所餽贈的那只手錶,說要斷得乾淨,不想讓我保有任何紀念性的東西。於是,我又再一次失去了心愛的手錶,或許我真的跟這只手錶無緣吧!
其實多年下來,我也換戴過不同款式手錶,但多以實用為取向,並不太在乎它是否夠稱頭、夠昂貴。這每一只戴過的手錶,都在我人生的各階段,陪著我歡笑和傷心過。每個手錶對我而言,都是一份刻骨銘心的回憶。因為有了他們,我才有機會體會到時光流逝的無情,也才更懂得把握時間、善用時間。
手錶情事/盛宜俊
-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