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早年馬祖,民智未開,醫藥也不發達,遇有災
禍病痛,或是諸事不順,常見村落、家戶設醮攘災之儀
式。雖然崇尚迷信,但在民間歷史軌跡裡,也留下大家
共同記憶。
時空嬗遞,外在環境變遷,這些儀式已經少見,鳴角
號聲也會漸漸成為歷史絕響。
馬祖民間信仰,隨著先民來自福建,以神明崇拜為主
,宗教歸屬以道教為宗。但地區從無道觀、道院之設置
,也無真正修道之士,民間道士自民國三十八年以後,
廖廖可數。
他們父子相傳,兄弟相習,有的學徒師藝,專應民間
、家戶設醮驅邪之聘。近年,除婚喪禮俗之外,弄醮的
儀式已不多見。
據說,馬祖之道教源出福建閭山大法院臨水陳太后一
派,可以符籙咒語,驅邪押煞、避鬼魅、治病、攘災等
,故民間莫不崇信而流衍甚廣。居民每逢婚喪,或遇邪
怪蠱惑,必延請道士來宅設醮弄儀。道士作法術,道冠
道袍,步茳lash;踏斗,口唸道經,手執鳴角,以顯法力。
道裝有三,一為紅冠黃衫,雜之紅金齋袍;二為烏冠
青袍;三為藍冠繫以枇杷穗(穗表龍身),為造詣深者
著之,以上三款,因事而異。唯馬祖道士所施法術,可
謂雜揉諸派。
民間流傳的設醮攘災儀式 文/圖:宋志富(特別專題)
- 200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