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母語,是文化「香火」的傳承,也是民族的延
續。在戰地政務時期,因時代背景,強制推行說國語運
動,造成本土語言、俗諺、俚語逐漸褪色••••。
為找回母語韻味,在小三通開啟兩岸直航大門,也打
開了地方母語教學的一扇窗,大陸福建師範大學三位教
授及講師應邀前來指導傳授,吹起了母語的風韻與律動
。
語言,不但是溝通工具,亦是一個地方生命力的呈現
,下一代的孩子,在時空變遷下,視聽媒體強勢環繞,
國語、英文成為主流,與祖母的對話,成了「雞同鴨講
」。
今日人物介紹的是福州語研究深入的福建師大教授梁
玉璋、祝敏青及講師王景萍。
不論您身在何處,都熬不住故鄉聲聲呼喚,聲聲入耳
的就是鄉音;無論您走到那裡,總耐不住故鄉依嬭口味
,這就是我們生長土地上的引力,讓您拋不開,也揮不
去。
在本土化洪流下,母語教學走入校園,馬祖也不例外
。為延續祖傳「香火」,近年,各校雖自製教材及安排
課程,但覺吃力,主要欠缺「正宗」訓練,教師有心也
用心,卻無法得心應手。今年,兩岸小三通開啟直航大
門,也打開了地方母語教學另一扇窗,並吹進了母語
開啟小三通學術交流-梁玉璋、祝敏青、王景萍/文:宋
- 200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