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傳大學日前舉辦「兩岸大學校長論壇」,邀請大陸
地區及國內多所大學校長、教授共同為因應加入 WTO 之
後,兩岸高等教育所面臨的衝擊與大學未來的發展之道
把脈,與會者認為,兩岸面臨競爭與合作的特殊環境,
合作的態勢應大於競爭,培養人才及交流合作才能創造
雙贏的局面。
銘傳大學校長李銓表示,兩岸高等教育交流主要目的
在於因應全球化、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進行交流合
作創造雙贏契機。
教育部次長呂木琳表示,在台灣國際化、加入 WTO 的
同時,台灣的大學已面臨來自國外的競爭以及國內私人
興學興盛的壓力,因此高等教育如何辦出特色,如何提
昇教育品質為重要課題。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連lash;惠佑表示,兩岸交流應該以
教育交流為基礎,所以校際的合作、教授學生相互參訪
深具意義,兩岸加入 WTO 後都面臨相同的挑戰,教育更
是面臨競爭與合作的特殊環境,因此合作的態勢應大於
競爭。
南華大學校長陳淼勝指出,因應加入 WTO 的衝擊,政
府應從投資基礎建設及教育做起。目前台灣大部份的大
學傾向移植的方式,但中國在中醫、藝術方面有特殊的
優勢,兩岸若能合作
銘傳大學兩岸大學校長論壇 為高等教育把脈(兩岸天地
- 200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