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祖的外籍勞工/文:宋志富(特別報導)

  • 2002-06-04
他們揮別家園親人,忍受思鄉煎熬,遠渡重洋來到外
島馬祖,工寮是他們生活大本營,工地是他們掙錢的大
職場,一張張黝黑的臉,就是外籍勞工的正字標記。

轉型期的馬祖,重大公共工程國內商港、機場建設啟
動,也啟用外籍勞工加入工作行列,工程完成,亦是他
們停留馬祖日子的結束,留下的則是他們曾經走過的足
跡。

重大工程 專案專用

在馬祖的外勞中,以泰國最多,從北竿機場擴建、漁
港碼頭興建,到南竿機場新建、國內商港的動工,都有
他們蹤影,工作期限是專案專用,長則四年(得視工期
而續約),短則兩年,一年回國探親一次,一次六天,
結束假期又得趕回工作,幾乎整年都待在工地。

出外工作的泰勞,平均年齡二十五歲至三十歲左右,
也以結過婚佔大多數,在外的收入,是他們在泰國的五
至六倍。

兼任翻譯的泰勞說,一位泰國大學畢業生工作薪資大
約是每月六至七千元台幣,而且失業的滿街都是,他們
在外工作一個月,甚至是泰國工廠婦女十個月的薪資。

出外工作 第一選擇

出外工作,成了他們第一選擇,每年都大排長龍,其
中以中東地區為第一志願,台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