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民間浴室興衰史(特別專題)

  • 2002-06-11
文/圖:宋志富

在馬祖民間行業中,興盛一時的西裝社、打鐵店、照
相館、洗衣店、補皮鞋店等,隨著時空的轉換,有的逐
漸式微,有的走入歷史記憶,而傳統浴室也不例外。過
去民間浴室內沸騰的熱氣及室外冒竄黑煙,也已灰飛煙
散,現留存的店面也是半歇業狀態,只待乾旱缺水期間
,軍中顧客上門,靜止的鍋爐才稍稍的啟動運轉。

熱氣消散 顧客流失

目前,傳統浴室仍保留的南竿只有一家山隴泰利浴室
;北竿三家塘岐得天泉、后澳福記等;西莒二家田澳宏
龍、鄉村;東莒二家大坪溫莎堡、成叫lash;;東引民間業者
早已全部轉業。最近西莒一戶人家有鑑島上水源不足,
自鑿水井,則準備開設浴室,並已向台購買鍋爐,主要
是其他生意難做,業者看好缺水後的市場需求。

傳統浴室由鼎盛至沒落,與時代背景及生活演變而消
長,過去民間生活環境、條件不佳,民眾多半貧苦,同
時水電建設不足;加上早年兩岸對峙,重兵駐守馬祖,
官兵的生活設施更是缺乏,浴室成為熱門行業。到七○
年代,民眾生活品質提升,自來水及寬口井普及,家庭
衛浴設備受到重視,以及營區部隊生活條件也大幅改善
,這項行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