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志富
前言
馬祖四十歲以上的人,幾乎也都有以醬油泡飯的經驗
,更早的是以蝦油度過三龍lash;。地方早年自產的「香大王
」、「新大王」高級醬油,仍然鮮活在成年人的共同記
憶裡。
始於莒光 南竿坐大
地方醬類加工,始於民國四十二年莒光鄉之小型醬油
廠,其以古法醱釀酵造,品質香醇,享譽台馬。自後三
年,南竿、東引接踵發展至五家,後以台灣醬業技術升
級,採分解法製造,化學醬油,因大量生產成本驟降,
地方醬業無法與之競爭,遂告式微。
民國五十一年,地方政府為發展地方醬類工業,乃予
貸款,鼓勵投資及合併經營,延聘專業技師,購置加工
設備,幾經改革,始奠定基礎,有中隴宏康、馬港順利
、福澳協隆三廠,其負責人為林好音、林伯漢、林秀華
。產品除醬油外,亦生產醬油露、豆瓣醬、辣椒醬、紅
蝦醬等醬類食品。民國七十年復有曹典餘等集資在福澳
設立永豐醬油廠,亦加入生產行列。
福澳村協隆醬油廠,在商會下方,負責人是林秀華,
出產醬油叫做「香大王」。他是由大陸師傅李亨泰傳授
,於民國四十五年開始釀造,民國六十七年停產。
中隴宏
地方加工業之回顧(二)/馬祖醬油釀造的興衰史(特別
- 200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