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祖五、六○年代,馬祖當地自產的醬油,都以
一位頭戴白帽、著白衣的胖師傅,右手以大姆指比勢,
左手持醬油瓶的漫畫做為標籤圖案,也深植馬祖人的腦
海。
福澳林秀華的醬油叫「香大王」,中隴林好音的醬油
叫「新大王」,台灣輸進的叫「鮮大王」,當年很流行
廠牌叫大王,如台北「西瓜大王」、「牛肉大王」、「
烤鴨大王」等,意謂第一品牌,無人取代。
△在停產二十三年之後,福澳林秀華留存的醬油,一
直吃到現在,倉庫仍完整保存六打。民俗文物館在開館
時,可以做為民間加工業陳列品,是最佳的歷史見證
。
他說,從民國四十五年自製醬油以來,家裡沒有到外
面買過一瓶醬油。
留下來的醬油從民國六十八年吃到現在,而且放愈久
愈醇,他說,一點都沒變質,因倉庫在樹蔭下,比較陰
涼。
醬油廠結束,他也保留了產品標籤,完整如新,作為
自己懷念的物品。
六十二歲的他,現在做碼頭工,也兼養土雞。
△中隴黃星華、林好音夫婦在早年是地方響叮噹人物
,做過醬油、醬味,也做過醋,現在他們的子女在做健
康蜜醋。
黃星華記憶力驚人,是馬祖一
採訪醬油業史側記(特別報導)
- 200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