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宋志富
前言
提起馬祖民間製冰的歷史,大家都會聯想到山隴掬水
軒冰果店。回憶五十年代的炎夏午后,美軍顧問組在山
隴廣場享用冰淇淋,令在場圍觀的孩童垂涎三尺情景,
撫今追昔,現在馬祖孩子打開冰箱,各種冰品垂手可得
,感歎時空轉換,世事變幻之飛快。
自行發電 手工調料
地方製冰廠之變革,隨生產技術演變而創新,早年傳
統製冰為自行發電,手工調配原料,以阿摩尼亞冷凝,
以塑膠袋包裝;如今,業者自動製冰機加入原料可生產
一百二十種口味,也可自動調製做成雪花冰、冰塊、冰
淇淋、冰沙、剉冰等,而且省時又省力。
馬祖最早製冰是漁會自行發電的冷凍廠,設立於民國
五十年五月一日,供應漁用冰塊、陸用冰塊之外,並供
應食用冰塊。當時售價是船用冰每塊(六十磅)十二元
,陸用冰每塊十六元,如需該廠將冰破碎者,每塊加破
冰費五角。
對五十年代的馬祖孩子而言,一支棒棒冰視為聖品,
,為了能吃到冰棒及賺取零用錢,在炎炎夏日,揹著冷
藏箱四處販售,現今四十歲以上的人可能都有過經驗。
冰品製造 由盛而衰
五十
地方加工製造業回顧之七–馬祖民間製冰廠歲月史(特別
- 200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