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志富
前言
從觀念引進到執行上路,由摸索嘗試至計畫上手,總
得經歷歲月淬鍊,牛角聚落及社區總體營造走的最早,
也最具創意,並一直居於改造的頭號角色。
從一群愛好文史工作者開荒,至在地住民參與,再到
城鄉工作室據點建立,進而擴大成牛角社區發展協會成
立,澈底落實最底層全民參與社區需求的操作方式。
觀念引進 長住馬祖
民國八十五年,曹以雄議員引進「長住馬祖」觀念,
並推動古厝改造,推出個性小鋪,以及社區總體規劃,
六年來走得雖然辛苦,但是付出的腳步也烙印在村落內
的巷道。
曹以雄一再強調,他只是這個群體的一個成員,而工
作的推動,是大家的力量,尤其是一路走來的工作伙伴
。
協會理事長楊綏生說,在幕後的工作者是最大叫lash;臣,
他也只是一個小小螺絲釘,為生長的家園盡一份心力。
村長曹常永也表示,能做的他都做了,歡喜做、甘願受
,做村長的他,義不容辭。
串串火花 住民禮讚
民國八十六年,漁寮書齋成立,撒下馬祖古厝再造的
第一粒種籽;民國八十八年三月,藝術家進駐及依嬤酒
館
民間文化工作群像之二 牛角社區發展協會(特別專題)
- 200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