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於洪澤湖水下長達三百年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外羅城牆,日前因洪澤湖大旱再度露出水面,這次出水
的城牆長度達一千一百七十八公尺,是有史以來最顯著
的一次。
香港文匯報報導,明祖陵位於江蘇省盱眙縣城西,是
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塚,也是朱元
璋祖父的實際葬地。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追封高祖
朱百六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為恆皇帝、祖父朱初一為
裕皇帝,並於一三八五年派皇太子朱標修建祖陵。當時
祖陵建有享殿、配殿、石像生,永樂年間又增建欞星門
與外羅城牆。
由於古泗州城地勢較低,清康熙十九年即公元一六八
○年秋黃河奪淮,泗州城與明祖陵淹沒於洪澤湖底。一
九六三年,洪澤湖水位下降,明祖陵重現天日,但木製
建築已蕩然無存,只剩石像群能反映昔日明祖陵的雄偉
壯觀。文革後,中共撥款維修明祖陵,並增建水壩以保
護陵區。
明祖陵管理所副所長吳大望表示,明祖陵共有三道城
牆,按照歷史記載,這次露出水面的石榫應是外羅城牆
的東大門。外羅城牆再度出水,對於研究、保護明祖陵
的文物資源具有重要歷史價值。(中央社)
沈睡洪澤湖三百年 明祖陵城牆再度出水(大陸視窗)
- 200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