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二十多年前司令官一句話到北竿辦運動會,因此蓋了塘岐綜合運動場;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運動場整建了,但能不能辦全縣運動大會,不是縣長或某某人一句話就行。縣運移師北竿就政策面而言確實只要主政者一句話,但實際上面臨的問題必須考慮,包括場地規模、食宿交通等,仔細分析後就知道北竿究竟能不能辦縣運。 北竿各界正積極爭取縣運明年移師北竿,出發點當然是希望藉此帶動一些商機、人潮,更希望以此宣示政府南北均衡的理念與決心;但時空環境的轉變,要不要到北竿或其它離島辦縣運已經無法從政策面做考量,對於主辦單位而言,務實的面對相關問題才是成敗的關鍵。 北竿辦縣運與否,若從務實面分析,包括的大項目有場地設備、食宿交通。在場地部份,現在整修中的運動場在規劃之初即設定為多功能休閒運動場,當初又因為避免預算擴張,跑道只規劃三百米長,不符合比賽用跑道規定,而球場設置於跑道中央,致使田賽部份無場地可供使用,而北竿目前尚無一室內空間可容納五個以上桌球台。因此,綜合判斷,光在場地設備上,北竿與南竿條件相差懸殊,假使承接縣運,將面臨許多無法克服的問題。 在食宿交通部份,舉辦一場縣運會需動員上千人力,包含工作人員及運動員選手村之配置。以前軍民自強運動會人員也不少,但當時大家睡的是大通鋪,現在的選手村要衛浴設備齊全又舒適的個人或雙人套房。北竿目前所有旅館可容納住宿人員約三百到四百人,與縣運需求的上千人次有太大的差距,縣運舉辦約五天時間,住宿問題將無法在短時間內克服。 據了解,北竿鄉公所已針對北竿是否有能力承辦縣運做了一份評估報告,近期可能公佈,但答案已經呼之欲出。縣運移師北竿確實是政府宣示南北均衡發展的利多政策,但北竿民意的要求對縣府而言可能是大難題,可行性如何就不難想像。如果以帶動商業活動的理由爭辦縣運,兩年才一次,其實也於事無補,換個角度想,爭取一些單項比賽到北竿,其實也就夠了。
縣運移師北竿立意良好 承辦條件不佳恐難實現
- 200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