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燈光照亮北竿機場 客源不足前途黯淡無光

  • 2004-01-14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為進一步改善北竿機場夜航設施,民航局在彙整航空公司及專家意見之後,即將著手改善。這代表著北竿機場的飛航條件更好,但是最終影響機場前途的仍是客源因素,在南竿機場開航使用一年期間,北竿的載客率無法突破五成,若無法有效提昇搭載率,即使有夜航燈光照亮,前途依舊是黯淡無光。 南竿機場開航至今已近一個年頭,過去一年北竿機場的載客率如預期一路下滑,除了碰到軍人休假、旅行團或南竿關場時有六成以上的搭載率之外,大部份的班機是「尚有空位」。相較於南竿近八成的搭機率,北竿機場的運輸功能大不如前,此乃正常現象,航空公司經營以客源為導向,這就是為何南竿的起降條件不如北竿,但班次卻必須多於北竿的因素。 北竿機場自八十三年開航以來,一直不斷投入改善,從炸山、填海到助導航燈光設置,機場的有效飛航率已大為提昇,也由原來的目視機場提昇為儀降機場,但起降條件佳並不能挽回流失的客源。根據統計,在南竿未開航之前,來北竿的班機上有八成的乘客目的地是南竿,現在北竿的班機幾乎搭載不到南竿的客人,只有極少數碰到南竿關場時才有例外。 北竿機場的前途堪慮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了開闢客源,甚至有中南部航線的規劃,但這條新航線終究因為客源南多北少而必須規劃在南竿起降,北竿唯一可開拓客源之路已遭扼殺,何來前景可言。而過去一年旅行團南進北出或北進南出的策略也沒有奏效,因此造成北竿整體搭載率不及五成的事實。 北竿機場雖然在客源流失的情況下由主角變成配角,但其起降條件優於南竿,又有夜航輔助設施,對於台馬空中交通而言仍有其存在的必要,也因此相關單位仍然願意投資經費做夜航燈光改善,除了提昇安全性之外,也讓備用的角色扮演的更好。對於北竿鄉親而言,機場何去何從已不重要,過去靠機場維持的商業及經濟型態也必須思考轉型,否則前途才真正的不光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