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島官兵福利一年比一年好 馬祖商業型態跟著非變不可

  • 2004-02-03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馬祖的官兵休假終於可以獲得補助搭飛機,國防部落實照顧外島官兵福利的政策,這是勢之所趨。但回顧過去一連串的福利政策,受惠的是官兵,改變的其實是馬祖傳統的經濟及商業型態,發展的軌跡告訴馬祖人,靠軍人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馬祖在長達半世紀的軍管期間,地方建設的腳步緩慢,但這五十年卻給馬祖人安定及富裕的生活奠定基礎,駐軍在地消費的經濟型態影響馬祖長達數十年,過去幾乎所有生意對象是針對阿兵哥,而這種馬祖商業與軍人唇齒相依的局面在國軍宣布精實政策之後有所改變。除此之外,國軍一連串在外島的福利措施,也是造成商業型態不得不轉型的主因。
 早期部隊缺乏衛浴設備,民間的浴室行業就十分發達,而且靠水賺錢利潤非常高,之後各營區陸續完成衛浴改善,自來水管路接通,阿兵哥洗澡不必再上街,浴室業也就只有結束營業。在副食品供應部份,各連隊的採買工作曾經讓各島傳統市場一早人聲鼎沸,後來軍方認為地方賣的東西太貴,轉而直接向台灣採購,對部隊而言省下一些菜錢可能是福利,但對民間市販而言卻是打擊的夢魘,因此而倒閉或轉行的商家不在少數。
 對馬祖軍人消費型態轉變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休假制度的不斷改變,早期服義務役大多三年兵未休假,後來改成兩年兵,而返台假的次數不斷增加,現在一般義務役一年可以有四次返台假,志願役更多達八次以上。軍人返台假的次數愈多,對馬祖軍人消費型態的影響就愈大,原本可能在馬祖消費的金額,轉而回台灣消費,也由於休假次數多,探親的比例就降低,這些都是不利於地區商業的事實。
 靠軍人消費過日子的時代已經結束,可以預見的未來,國軍除了不斷精實之外,所剩無幾的駐軍福利還會一年比一年好,返台假次數還會增加。地區商業型態的消費對象其實也已經在精實之中,由觀光客與在地人經常性消費將成為主角,而商業型態也日趨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