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回復塘后沙灘景觀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 2004-02-05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北竿曾經引以為傲的塘后沙灘,幾年前因為機場擴建而犧牲了一大半,而設法讓沙灘盡可能恢復原貌是大部份后澳人及北竿鄉親的願望。如今塘后沙灘雖然只剩下一半的面積,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大家把希望寄託在這一次的整建工程,即使已經發包定案,居民仍抱一絲希望能夠變更。
 塘后沙灘是國內極少數的連島沙洲地理景觀,在機場跑道及長約六百公尺的塘后道未興建以前,鄉親當時想的只是交通問題。如今交通問題解決了,飛安改善了,這才讓大家意識到景觀的重要。如果現在沙灘是原貌,北竿就有芹壁之外的第二個傲人的景點,但以目前的地理環境,回復原貌已經是天方夜譚,民眾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僅剩的沙灘面積裡,追求局部復原之夢。
 多年前的賀伯颱風吹斷了塘后道,至今沒有全面翻修過,新航站工程把塘后道整修納入,但規劃設計的內容卻不盡理想。地方雖曾多次提出地下化、高架或繞道的構想,民航局皆因經費不足為由未予重視,而以最簡單的鋪面改善拓寬了事,這對地方而言,不滿意卻也不得不接受。很顯然,從地方政府到中央的民航局都沒有體會到整建塘后道不應只是解決交通問題的思考方向,忽略了地方民眾對景觀回復的訴求。
 無論當初是基於什麼理由興建機場,但沙灘景觀因機場而局部破壞是不爭的事實,民航局自不能認為整修塘后道與民航局無直接關連,就算是看成一種彌補、一種回饋都不為過,如果只是心存應付了事,對地方而言是太不公平了。過去鄉親全力配合機場擴建,包含航站用地徵收,如今鄉親的訴求也應獲得重視。
 依照目前已發包的規劃,塘后道只是重新鋪面加寬,沒有任何型式上的改變,甚至對景觀而言可能會愈搞愈糟。趁著現在還沒有施工,及早思考改變才能避免日後遺憾,因為這一次工程之後,不會再有那一個單位肯再投資經費做改變現況的建設,經費雖是建設成敗的重要因素,但決策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