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下地無法一氣呵成,公所台電宜再協調取共識

  • 2004-05-01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北竿地區電力地下化在經過多年努力之後,已經有超過五成的完成率,但最近鄉公所計畫將塘岐至莒光堡未完成整修的路面做最後一次的翻修,當然也希望所有的地下化能配合一氣呵成,但卻因為台電方面經費的不足,地下化的目標可能受阻,過去類似情況多半經由協調取得共識,這一次也不例外,公所與台電若無法取得共識,電力地下化前功盡棄,因小失大。
 塘岐到莒光堡大約一公里的路段,為何會出現電力地下化困難重重的局面,原因是當初受限於經費,沒有整段規劃施工,最早進行改善的是「安全第一」彎道,再來是莒光堡到懷道樓段路面,這兩段道路施工時均未預留地下化管路。去年景管處發包改善塘岐到「安全第一」路段工程,將地下化列入,也獲得台電配合,目前的管路僅到「安全第一」段告停,而鄉公所今年要把冷凍庫到懷道樓段路面翻修,這一段台電配合下地已經有共識,但想要將塘岐到莒光堡的地下管路連通,還必須開挖幾年前剛鋪設改善的「安全第一」彎道以及懷道樓到莒光堡段新路面,而開挖新路面做管路地下化依地方政府規定要管路單位配合回復一半的道路面積,而這項規定正是台電無法完全配合的主要原因。
 短短的一公里道路需要分四段發包改善,除了礙於經費不足之外,規劃缺乏整體一貫性也是需要檢討的地方,四次的施工造成四次的不便,如果能夠過去也就算了,但如果連道路開挖時,管路單位還無法配合做一併下地的規劃,將來再一次開挖,又造成原來雙倍的不便,如此便無法獲得百姓們的諒解。塘岐到莒光堡段道路現在是支離破碎,管路地下化有一段沒一段,這一次若無法經協調配合做一口氣的貫通,過去所做的午沙經塘岐到「安全第一」段的地下化管路將前功盡棄,甚至影響到未來全島地下化迴路的連接,對於台電及地方而言都不是件好事。不論是公所或台電,應重視鄉親的感受,充份的溝通協調得共識後再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