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里海灘人工造堤茲事體大 現有資源善加利用應該足夠

  • 2004-05-22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北竿板里海灘在縣府主導之下,今年終於準備動起來,但在過去幾次觀光局召開的會勘協調說明會之中,有一個問題始終是重要的議題,那就是安全性,經過專業的顧問公司初步調查,板里海域為水流匯集處,想要消波抗浪,要興建防波堤,對於以自然景觀取勝的板里海灘而言,巨大的防波堤或是離岸堤都是人類企圖與大自然抗衡的冒險作為與想法,馬祖觀光發展因地制宜就能事半功倍,強人所難往往是徒勞無功。
 縣府今年推出的板里海灘開發計畫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份,一是岸上遊憩設備,如觀景平台、木棧道、表演平台、清洗台等;二是水上活動,如游泳、戲水、水上摩托車、香蕉船、風帆組等,岸上的設施部份問題單純,土地是有的,只要經費足夠,規劃獲共識,很快能發包施工。反而是動態的水上活動,因為牽涉到安全、管理、營運等問題,對於板里、甚至馬祖的第一次而言,是很難跨出去的一步,在過去多次的協調會議中,不難察覺安全的相關議題是大家所關心的,於是乎產生了興建防波堤、離岸堤等的想法,但這種想法不僅是奢侈,而且冒險,不得不謹慎面對。
 在板里海域興建防波堤或離岸堤必須冒很大風險,經費龐大暫且不說,對於生態景觀的衝擊與變化是很難掌握的,以塘岐澳為例,東移跑道可以說是另一種防波堤,自從填海之後,海流改變導致漂砂嚴重,同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板里,所以任何想要企圖改變自然的作為都必須有精準的測試與規劃,否則多半是付出慘痛的代價。板里沙灘自然景觀優美,近岸處浪頭較高是事實,所謂安全問題的尺度衡量見仁見智,國外有些海灘嫌浪不夠大,還以人工暗礁造浪,因此,這是需求與管理面的問題,依照海域與海灘的現況,發展合適的水上、岸上遊憩活動,遠比改變自然地形來得容易。因為今年是第一步,大家總會瞻前顧後,但不試著跨出去是很難真正找到問題之所在,除了一些必要的救生設備之外,管理與管制是安全與否的第一關卡,今年能以試辦、觀察的角度看待板里水上活動,或許壓力不會那麼大,更何況岸上設施與水上活動是不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