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板里沙灘--卡蹓一夏」活動圓滿落幕,但永續經營的挑戰才正要開始。所謂凡事起頭難,沙灘開發如今已由政府帶頭跨出第一步,接下來如何讓沙灘及海域資源得以發揮功能,達到吸引人潮的目標才是活動的宗旨。營運的業績可以是一種指標,有錢賺表示有人潮,沙灘開發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板里沙灘早在多年前就研議要開發,從最早的景管站遷址風波到今年的卡蹓一夏活動,可以隱約看出這條路並不好走,政府從說到做,今年算是勇敢的跨出第一步了。活動當天能夠吸引上千人次前往遊玩、戲水,這表示沙灘確有其獨特的吸引力,在沒有大型建設之下,沙灘大致還能保持原貌。當然,活動的成功與否不是看一天的人潮能夠下定論,未來三個月或明年的夏天再把營運的業績拿出來統計一下,就可以有大概的結論,究竟目前發展的方向與模式對不對,有沒有調整改變的必要,問題就能再拿出來討論。
以水上活動為號召對馬祖而言是第一次,如果只是單純的玩水上活動,板里的條件可能不如台灣大型海水浴場,包括規模及設施各方面,但如果能把水上活動納入馬祖夏天旅遊的內容之一,透過旅行社安排操作,就可能吸引一些特定族群來馬旅遊消費。不可否認,板里水上活動面臨最大的困境是客源不確定,只靠當地民眾消費是無法維持營運的,吸引外地消費群是唯一的動力,而且目標鎖定年輕族群,如大專院校的夏令營等,因此,水上活動必須與整體沙灘遊憩設施相結合,才有可能達到吸引人潮的最終目標。
板里沙灘及周邊可供開發的面積很大,包含農地及學校,今年的水上活動只是其中一小部份,卻已經為吸引人潮跨出了第一步,政府用心良苦,為的是要帶動北竿西地區的發展與商機,而當地民眾似乎也對未來的景氣由原來的觀望轉為樂觀,有人開始投資做小生意,將來如果能有一間大型飯店出現在板里,那表示整體沙灘海域的開發,已經達到某種程度的效果。
卡蹓一夏活動落幕 永續經營挑戰才開始
- 200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