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信心需要政策帶動 小攤販也能變成大投資

  • 2004-08-03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海空交通運量的成長是馬祖觀光發展的指標之一,而民間投資意願才是真正關係到是否長遠發展因素。今年北竿板里及橋仔因觀光客造訪而帶動了一些行業,對民眾而言,設一個小攤是小額投資,但對政府而言,這是施政目標的參考方向,只要努力塑造有利的大環境,小攤販也能演變成大投資。
 馬祖的觀光發展嚴格說起來算是起步階段,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有大財團進駐開發的案例;因此,主客觀條件受限下,整體腳步比較慢,但在某種層面來看,低度開發投資未嘗不是件好事。今年因為遊客增加,讓各島的鄉親看到人潮,但和國內外其它地區做比較,今年的人潮不過九牛一毛。儘管如此,位於觀光區的鄉親卻敢於嘗試,即使只是一個小攤販,也是對未來有期待與信心的表現;換個角度看,如果發展觀光,連一個觀光區的小攤販都無法生存,那就表示政策方向是有問題的。
 北竿板里今年因為水上活動開辦,已經成功帶動了一些小行業,正所謂百姓一小步,政府一大步,如果沒有政府政策性的開發,百姓鄉親永遠只能觀望評估,連小攤販都不敢設。這些年來,地方政府一直在努力塑造有利的發展條件與環境,目的是讓百姓長居久安,沒有政策的帶頭,百姓們無所適從,未來其它地區的開發也同理可證。
 馬祖究竟只要小攤販就好,還是吸引大投資為佳,見仁見智,不論投資規模大與小,講求的是「信心」二字。地區很多不知名的小村落已經從早年的評估觀望到現在的主動出擊,只要有人潮,鄉親就有點子,能夠有生計,小攤販或小咖啡館的開設也有生意好壞的風險需要評估,百姓都願意承擔,政府有何不可,借重外力來達到開發的目的也是方法之一,有一部份是需要財團的大投資才可能立竿見影,但必須在政府的節制下進行,否則大投資會演變成過度開發,對地區反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