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大陸漁船越界捕魚胡亂下網的問題多年未見改善,北竿民代及漁民不厭其煩再度向立委陳情,希望下情上達。這個對兩岸政府而言都認為是棘手的問題或許無法尋政治途徑解決,但改變現階段執勤方式與技巧或許能見效,各界多認為在不引起對立的氣氛下,沒收漁具是可以對症下藥的方式之一。
馬祖海域自從解嚴之後,海防線節節後退,不要說中線不保,就連近岸都已經失守,大陸漁船早期實施炸魚,對生態造成嚴重的傷害,後來加強取締之後,情況大幅改善,現在炸魚不多見,但隨處下網的情況卻愈演愈烈,放網放到村莊澳口來,所有的海岸線一百公尺之內到處是網具,這樣的天羅地網再好的生態都將資源耗盡,再不加以阻止,桃花源只有山沒有水了。
大陸漁船因為數量太多,海巡隊趕不完、抓不盡,執法的決心與恆心必受影響,而且目前的警艇配置無法有效執行驅離任務,多數漁船都在近岸處作業下網,警艇無法靠近,大陸漁船只要躲躲藏藏,很容易就能「避風頭」。因此,多年來的取締驅離證明此法無效,必須再思考更積極有效的執勤方式。
漁網、具對大陸漁民而言有如第二生命,地區漁民建議,海巡應調整作法,以沒入網具取代驅離,一則不必與大陸船隻正面衝突,又能正中要害,只要是越界捕魚下的網具全部沒入銷毀,次數頻繁到大陸漁民不得不知難而退,只要有執勤的決心與恆心,成效是立竿見影。或許在沒收網具的執法面有某種程度的障礙要克服,但畢竟是操之在我,海巡甚至考慮和地區漁船合作來執行漁網沒收的工作,或自行購置相關設備及船艇,這樣才能落實對海域資源的維護。近年來,海洋休閒風氣日盛,馬祖的海域資源如不能有效維護,觀光旅遊的動線就少了海上這一條,而目前的破壞根源已找到,要設法阻止需要集思廣益,找出可行的方式。
取締越界捕魚多年未解 沒收網具或許能見其效
- 200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