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觀光動線繞著壁山走 擴張版圖 開發點要多元

  • 2004-10-01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今年的觀光客倍增讓政府及民間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與希望,但也因此,北竿的旅遊業者對於旅遊條件的現況有所擔憂,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景點不足,時間太多,未來如何有效的延伸旅遊動線、擴張觀光版圖,將是永續發展與否的重要關鍵。
 北竿的旅遊業者多半有多年的帶團經驗,他們一般的心得是「繞著壁山走」,目前可看的景點都與壁山有關,像是芹壁、塘岐、橋仔、觀景台,今年還多了一個板里沙灘,明年可能還會加一個大后山戰爭公園。儘管如此,對三天二夜的行程而言,時間在馬祖顯得「綽綽有餘」,觀光動線可以精緻但不能單調,以目前馬祖之旅的費用而言,應該可以有更充實的行程安排,否則將逐漸失去吸引客源的條件。
 發展觀光是既定的政策,四鄉五島皆然,尤其對北竿而言,在空中交通樞紐地位改變之後,對於轉型觀光應有更進一步的規劃。平心而論,最近兩年地方政府及景管處都致力於北竿景點開發,但腳步趕不上心急如焚的民間業者,政府的資源也不可能全部集中某一鄉島,此時民間的力量就不容忽視,過去是政府怎麼說就怎麼做,現在是民間怎麼說,政府怎麼做,這是民意政治的必然趨勢,因此,所謂民間版的建設藍圖應該獲得更多的重視與關心。
 根據觀察,今年八月北竿的遊客成長量是四鄉五島中最低的,這對觀光發展而言是一種警訊,北竿的交通、景觀條件,這種表現是反常的,也代表整個旅遊操作之中有一些環節出問題。民間的業者其實最清楚,大環境要突破的是旅遊動線設法延伸擴張,小細節就是人為的因素,像是食宿的條件、整體服務品質的提昇等。總體而言,馬祖的觀光之路後勢看俏,但也應該步步為營,精心規劃,以北竿為例,能做到不要一直「繞著壁山走」,就算成功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