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雲裡來,霧裡去!馬祖對台空中交通在今年春節幾乎停擺的事實呈現之後,要求機場改善的聲音也愈來愈大,其實中央交通部及民航局不是聽不到馬祖的聲音,而是聽到的都是雜音,唯有交通問題澈底改善,馬祖才有大好前途。
馬祖對外空中交通八十三年開航至今十年以來,雖然一直不斷在改善北竿機場,進而興建南竿機場,表面上看來,中央政府為空中交通用心不少,但為何空中交通發展十年後的今天,機場仍然是動不動就說關場,搭機旅客只盼望飛機別折返,馬祖地形特殊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改善之路找不到正確方向才是重點。原來以為南北兩座機場是馬祖可以因此起飛的雙翼,但易受天候干擾的機場卻讓旅客疲於奔命,不論是在地鄉親、觀光客、台商,苦等不到飛機心情差,機場櫃台經常出現情緒性的反應,矛頭指向航空公司,怪東怪西,其實都要怪自己。
爭取機場改善的聲音多年來未曾中斷過,龐大的經費是原因之一,但一直在檯面下的南北情結問題才是關鍵所在。綜觀過去多次大小選舉,沒人敢碰這條敏感的神經,交通的議題才會失焦,因此,馬祖空中交通要改善,大家都要從放手開始,鄉親要放手讓政治人物去做想做的事,去做對的事,而政治人物要放手一搏去做該做的事,有強大的民意做後盾,中央態度再強硬,終有攻破的一天。
不論是南竿還是北竿,已經有愈來愈多鄉親體認到機場航班正常的重要性,唯有交通正常才能全面帶動人潮,不論這座設施完善的機場在南竿或北竿,大家都要樂觀其成,南北竿距離近,交通便利,機場在那裡都無所謂,只要有人潮來,南北竿絕對同時受惠。大家如果都抓著繩子不放,馬祖這只風箏要怎麼飛?
放手讓馬祖起飛
- 2005-02-16